分析:利用凍結俄資產利息援烏方案行得通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近兩年半的時間裡,資助烏克蘭反擊俄羅斯入侵的行動,已經從一個信誓旦旦的任務變成了一塊政治燙手山芋。全世界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2970億歐元(約合3210億美元)的援助,但烏克蘭顯然需要更多。

今年4月,美國國會最終批准了向基輔提供610億美元援助的一攬子計劃。而此前數月間,美國國會一直在爭論這筆錢是否可以更好地用於解決國內問題。在上周末的歐盟大選中,類似的主題也出現了,選舉結果顯示歐盟向右翼傾斜。

在俄羅斯坦克開進烏克蘭後不久,作為西方制裁的一部分,俄羅斯中央銀行約3000億美元的資產被凍結,美國和歐盟在如何處理這些資產的問題上也一直難以達成一致。

華盛頓希望用這些被扣押的資金來支持烏克蘭的戰爭。由於大部分被扣押的資金存在歐洲,布魯塞爾拒絕了這一要求,因為在西方沒有直接與俄羅斯交戰的情況下凍結資產可能造成巨大的法律黑洞。

“這些資金不會還給俄羅斯,至少只要普京還是總統就不會還。”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布魯塞爾辦事處高級研究員基爾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告訴德國之聲,”然而,沒有人願意從政治或法律途徑去大聲說出這句話。”

經過兩年的爭論,七國集團(G7)領導人周四(6月13日)就使用這些凍結資金的計劃達成一致。

向基輔提供新的一次性貸款

新計劃將利用這些資產所產生的利息(估計每年為幾十億美元)作為抵押,向烏克蘭提供高達500億美元的一次性貸款,而不需要動用3000億美元的本金。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烏克蘭裔經濟學教授戈羅德尼琴科(Yuriy Gorodnichenko)告訴德國之聲:“烏克蘭的財政赤字巨大,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作為對比,希臘在債務危機最嚴重時的財政赤字是13.5%。”

他說:“像烏克蘭這樣的赤字很難通過內部融資。我們沒有發達的金融市場,經濟狀況不佳,許多資產價格低迷。我們需要國際社會支持這場戰爭。”

戈羅德尼琴科指出,烏克蘭政府每年需要1,000-1,500億美元來管理國家和戰爭,但今年頭兩個月收到的援助幾乎為零。他說,“這就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你有多少錢來資助武器和國內需求”。

更糟糕的是,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最近編制的烏克蘭援助追蹤報告顯示,拜登政府最新承諾的610億美元中只有一半將直接用於烏克蘭。其余資金將用於美國國防部的國庫。各國的承諾和兌現情況也存在巨大差異。

折中方案將俄羅斯的凍結資金捆綁多年

雖然這筆額外的500億美元會受到基輔歡迎,但是這個折中方案也給政策制定者帶來了挑戰,因為需要對凍結資產支付數年利息才能償還貸款。

“如果你將這些未來的回報證券化並發行債券,你必須保證基礎資產在10-20年內保持凍結。”基爾凱加德說,“因此,需要有人保證這些資產在此期間不會返還給俄羅斯。那麼,我們是不是等於在直截了當地說,俄羅斯不能拿回自己的錢,這是否構成了間接沒收?”

相關報道:俄羅斯凍結德意志銀行2.4億歐元資產

基爾凱加德補充說,這樣一來,戰爭結束後可能很難解凍本金來幫助資助烏克蘭的重建,因為長達十多年裡,本金將用於支持這筆新貸款。

他說:“如果你認為烏克蘭最終會取得勝利,並需要在某個時候進行重建,那麼這些資產如果被鎖定或凍結10年,可能在三到五年後開始重建時就無法使用了。”

讓烏克蘭援助不受特朗普的影響

然而,這筆一次性貸款確實幫助西方國家解決了巨大的資金短缺問題。在過去幾個月中,歐盟一直在努力彌補美國延遲提供資金的缺口。從短期來看,這一妥協將使對烏克蘭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免受特朗普的影響。這位美國前總統此前曾發誓,如果在11月再次當選,將削減對基輔的支持,但最近他在資金問題上的言論有所收斂。

“美國大選的結果可能對烏克蘭不是特別有利,因此他們(七國集團領導人)希望確保至少再提供一年的資金。”戈羅德尼琴科說,“但最終,我們的歐洲伙伴需要做出政治決定,決定是否要動用這些俄羅斯資產的全部本金。”

烏克蘭對援助的需求可能在幾年內都會居高不下,其中包括數十億美元用於重建戰爭期間受損的電力基礎設施,以及戰爭結束後的城市重建。

基輔別無選擇,只能增稅

與此同時,烏克蘭政府的籌資已經面臨窮途末路。在戰爭期間加稅會抑制本已疲軟的經濟,基輔政府一直猶豫不決,但目前正准備提高所得稅、消費稅、銷售稅和其他間接稅。

俄羅斯也一直在提高稅收,以繼續為其戰爭機器提供資金。分析人士認為,克裡姆林宮將在未來兩年內面臨嚴重的預算限制。這再次讓人們呼籲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動用2022年凍結的全部3000億美元,讓烏克蘭佔得先機。

“無論如何,俄羅斯都要為他們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負責。我們要麼等10年,然後把錢轉給烏克蘭,要麼現在就轉,而且要有效。”戈羅德尼琴科說。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Nik Mar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