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台灣走向「烏克蘭化」

賴清德520上任前,透過各方釋放兩岸即將「春暖花開」的正面訊息,但就職演說大談「國與國互不隸屬」,不見春風,只有寒意。今年漢光演習,國防部強調是歷來「最貼近實戰」的實兵演練,台海緊張情勢可見一斑;備戰固然重要,但烏克蘭遭無情戰火摧殘的殷鑑不遠,戰端一起,苦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台灣地理位置特殊,有台灣海峽、中央山脈屏蔽,易守難攻,但陸方從未放棄武力攻台。面對中共軍力日漸擴張,我軍近年不斷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並強調「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今年漢光演習,強調最貼近實戰,甚至預告屆時可能在街頭就能看到戰車,兵凶戰危氣氛滿點。

內政部一再開發兵源,提高「補充兵役」門檻、緊縮替代役條件,明顯是為了擴充兵源、強化備戰。這些作為,能不令國人緊張嗎?

日本政府因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幾年持續在西南群島強化防衛,沖繩縣民因而感到害怕,直言有如戰前氛圍;連鄰居也如此擔憂戰爭,賴政府卻一直強調政府有能力與決心維持台海穩定,民眾會全埋單嗎?

民進黨執政8年中斷兩岸對話,曾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上任後,更是屢屢觸動中共底線,一連串不穩定的發言,恐把台灣一步步推向戰爭,也難怪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要賴清德勿再走激進、引戰路線,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持續多年的烏俄戰爭,釀成多少人民傷亡,家庭破碎?一個合格的國家領導人,應為國人安居樂業打拚,而非只是緊抱著不切實際的意識形態,若不斷引戰,讓台灣走向「烏克蘭化」,絕非人民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