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父母成為長大的阻礙!

作者/獨立評論
文/李淑菁

有個媽媽害怕5、6歲的孩子長大。她擔心兒子長大了就會離開,而自己可能無法接受這樣的狀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女兒即將念中學了,也在家裡附近,一位父親擔心女兒騎單車危險,決定未來繼續由媽媽接送。

有大學生說:家長每天一定至少打一通電話,若自己剛好沒接到,就會收到索命連環call。到外地念大學,最需要心理調適的,反而是家長。

有學生非常辛苦拿到國外大學全額獎學金,臨走的當下,媽媽哭著說女兒怎不聽話去當老師就好,「女生不能太優秀,否則別人會認為妳是同志!」

也有學生大學畢業了,非常善良、做事認真,很清楚自己想走的人生路,更是努力認真地往這條路邁進。

但他很辛苦,每走一步,來自家人的阻礙卻是那麼沉重,甚至還以自殘要脅。

他想先就業,家長說:「念書要一氣呵成!」堅持孩子一定要「完成學業後再就業」。

拗不過要求,他只好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念自己有興趣的研究所。

然而,勉強過了這一關,下一個難題是:媽媽會讓他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嗎?

40多歲的兒子每每跟媳婦回到娘家,60多歲的媽媽總是三不五時打電話給兒子或孫女,交代要買哪些名產、要做什麼事情,甚至製造「事件」,讓兒子無法好好享受難得的假期。

……

▋家長到底在擔心害怕什麼?

擔心孩子沒有能力處理馬路上各種狀況,擔心未來孩子受苦,真的只是擔心?還是在害怕什麼?

以為將一切控制在手中,即可免除恐懼、減少各種憂慮,於是控制孩子念什麼科系、該往哪裡走、甚至該找什麼樣的對象結婚。

有的孩子一直被「豢養」在媽媽身邊,家長百分百「服務到位」,無形中將孩子「去能力化」,成為一種彼此依賴的迴圈──孩子依賴父母溫柔的圈養,也沒有能力逃離,就像被繫上鍊子的小動物,只能在一定半徑範圍內繞圈圈。

能生不代表能教;成為家長之後,不代表理所當然的晉級為教育專家。

家長對孩子的「愛」或許不容置疑,有些因為「擔心」孩子受傷害,打造一種無菌室的環境,想像可以讓孩子免於各種可能的危害。

但這是「愛」嗎?或者是一種本質上以愛為名的自私?

當年我一個人在台北念高中,不識字的媽媽因不會用壓力鍋,導致重傷送院治療。媽媽擔心遠在台北的孩子會擔心,這件事我幾年後才知道。

全家等著弟弟回家聚餐,我說:「要不要打給電話給他?」她說:「他現在可能正在開車,打電話催他只會讓他更驚恐……」

有智慧的家長,總是讓孩子放心、輕巧、沒有負擔的飛,放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才是「愛」!

▋以愛為名的控制,其實是內心恐懼

有些「愛」的方式可能更赤裸的呈現出家長本身的不成熟──以控制與支配作為方法,其實內在潛藏著極大的恐懼。恐懼孩子飛出去後,自己不知如何自處。

自己的生活就是繞著孩子團團轉,一旦失去可以團團轉的中心對象,就會頓然空虛。

我曾經看過國內研究生到國外發表,居然還有媽媽作陪;有成年孩子報名參加10天的心靈探索活動,媽媽也要黏著,要求同一組,過程中還幫孩子洗衣服、整理,造成孩子與其他參與者很大的困擾。

對家長而言,放手才更難。

她/他首先要處理自己的恐懼、要把孩子當一個「人」,而非「財產」,要了解跌倒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同時,家長也要學會如何用民主溝通,而非控制、下命令的方式,左右孩子的人生決定。

否則,你/妳拴得愈緊,孩子可能跑得愈遠!

▋不獨立成熟的長輩,讓孩子很累

許多孩子除了「應付」學校、補習班/安親班的功課,還要花很多的力氣跟家長對抗,或者先滿足家長的期待,才能走自己的路。

有些長輩害怕被遺忘,因此不斷盯梢、不斷提醒孩子自己的存在。不獨立成熟的長輩,會讓孩子很累!

家長必須先長大,孩子才會真的輕鬆。

但台灣的成人教育,沒能教家長如何成為家長,以為有愛無礙,照顧得無微不至才是好爸爸、好媽媽。

台灣社會對家長教育的缺乏,再加上現代社會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總想抓住什麼;但在什麼都抓不住的情境下,控制孩子、養貓狗(控制型)成為唯一能夠「安心」的手段。

試想這一幕:有些家長不讓孩子跌倒、不讓孩子出去看世界、不讓孩子出國留學,當親戚朋友問「孩子這麼大了,怎不出去工作?」家長再無奈的說「沒有公司要他/她,找不到工作啊!」這樣控制型的愛,不僅成為孩子長大的阻礙、成為學校教育問題,更是國安問題!

▋孩子可以怎麼辦?

有些家長是需要教育的,特別是傳統的媽媽,需要開始把自己當成一個完整的「人」,而非任何人的附屬物。

當家長能夠逐漸找回自己完整、成熟的人生,不把過多的期待押注在孩子身上,而能夠完整、不虞匱乏,才有愛人的能力、放人自由。

有些家長為孩子辛苦了大半輩子,孩子或許能夠協助父母在退休前找到生命的其他重心,例如幫父母重拾以前的人際網絡、以前因孩子放棄的夢想、自信等,自己的生命才能繼續往前走。

這一切都是因為愛,一種更健康的愛!

【延伸閱讀】一個體保生的心聲──我們不是不讀書,是不喜歡在這個環境讀書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