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溝通還是吵架?心理師授「親密關係有效溝通的三大技巧」

覺得另一半怎麼講都講不聽,每次爭吵完都只能得到短暫的改善?究竟怎麼做才能有效溝通呢?許多伴侶在爭吵時,往往會把重點放在吵贏對方、指責對方,或是發洩自己的不滿,這些都是導致溝通無效的原因。

許多伴侶在爭吵時,都是為了發洩不滿。(示意圖 / Shutterstock)

另一半可能會為了平息爭吵而道歉,事實上他們可能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只是不想吵架而已,這正是爭吵變成無效溝通的最大原因。余佳容心理師在其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將有效溝通的技巧分成三個要點:

 

1. 減少指責對方

大多數情況下,對方並不是有意讓你不開心,而是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會讓你不開心。這時,你應該做的不是發脾氣,或認為對方應該懂你生氣的點,而是告訴對方你的感受,例如:「如果你把脫下來的髒衣服放到洗衣籃,可以節省很多收拾的時間。」、「我不喜歡你偷吃我的食物。」或是「我不喜歡你把垃圾放在桌上,這樣我看得很不舒服。」

 

2. 請對方協助解決問題

當我們跟親近的人相處時,會不自覺把一切當理所當然,忘了對方的生活習慣和整潔標準本來就與我們不同。與其認為對方本來就該這麼做,更應該意識到對方是在幫我達到想要的目標,例如:將「對方本來就不應該亂脫襪子」的想法改為「對方是在幫助我維持家裡環境的整潔」,你可以這樣說:「你可以幫我把脫下來的襪子都放到洗衣籃嗎?不然這樣家裡亂亂的,我看得很不舒服。」

 

3. 表達讚美

這一步是許多人常常忽略的,我們經常批評另一半,卻很少讚美彼此。不僅在溝通時需要讚美對方,在生活中的每個時刻都應該這樣做,這會讓彼此更容易聽進對方的話。溝通其實不難,只是我們忘了最親近的人,也需要讚美和清晰的表達。在工作上,我們可以有條理的傳達各項事務,但在另一半面前,卻容易被情緒佔上風,一定要記得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

透過這些技巧,可以讓溝通變得更正向和有建設性。溝通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不滿,更是要理解對方的立場,找到解決方法,真正的目標是共同成長和維持健康的關係。

更多每日健康報導
快改!你習慣側睡,還是趴睡?當心睡錯方向壓壞脊椎、堵塞淋巴!|每日健康 Health她們嚷著要減肥卻每天吃超豐盛早餐外加「高熱量布丁」!12周後她們站上體重計,所有女人都恨死她們了!原來耳朵「這樣夾」,就能有超神奇的效果!不僅能夠舒緩疼痛還能「這麼厲害」,太幸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