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台獨頑固分子!中共5大機關發布22條新規:嚴懲「法理台獨、倚外謀獨、以武謀獨」最重死刑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適逢滿月,中國國台辦今(21)日下午3時與相關部門舉行聯合專題發佈會,由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宣布,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佈《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自發佈之日起施行,共有22條定罪量刑新規範。

這場聯合發布會於昨(20)日下午臨時通知,直到今日會議前5分鐘才放與會人員桌牌。出席人員有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馬岩、最高檢第二檢察廳重大犯罪偵查應用副廳長張慶彬、公安法制局副局長孫萍、司法部律師工作局長田新。

2005年有《反分裂國家法》,涉台學者指震懾力不足

2005年3月14日已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迄今已經20年。據涉台學者指出,20年來,《反分裂國家法》的最大效力,就是震懾台灣當局,使得台灣無論誰上台執政,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明目張膽地推行法理台獨和實質台獨。但是對於那些頑固台獨立場的政客、媒體名人,震懾力是不夠充分的。因此,這部法律出台之後,將會填補這個空白。

<cite>中國國安部(取自中央電視台)</cite>
中國國安部(取自中央電視台)

中國官媒央視報導,陳斌華開場指出,當前台海的形式複雜嚴峻,「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大肆渲染,分裂謬論,妄圖以外謀獨,嚴重違背台灣主流民意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陳斌華說,「對於涉獨人員惡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頑固分子,我們絕不容忍,絕不姑息,也不聽之任之,必須反制的,必須懲戒為嚴厲打擊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行為。」

陳斌華表示,依照《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對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總體要求、定罪量刑標準和程序規範等作出具體規定,為依法嚴懲「法理台獨」、「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等分裂行徑提供明確指引。

<cite>2024年1月3日,一位北京市民正在閱讀對於賴清德言論以及台獨的報導。(美聯社)</cite>
2024年1月3日,一位北京市民正在閱讀對於賴清德言論以及台獨的報導。(美聯社)

《意見》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嚴懲「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堅決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政客、名嘴入列台獨黑名單,陸方稱懲戒將及其家屬

馬岩首先解釋法條,根據意見的制定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反分裂國家法明確規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國家絕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明晰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的紅線、底線。

<cite>當台獨變成一種「潮」(《多維》提供)</cite>
當台獨變成一種「潮」(《多維》提供)

2021年11月,國台辦公佈第一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3人,榜上有名。之後,國台辦又陸續將蕭美琴、顧立雄、蔡其昌、柯建銘、林飛帆、陳椒華、王定宇等為列入清單其他台獨頑固分子列入清單,並宣佈針對這些人及其背後金主(提供資金支持的企業或個人)的懲戒措施。

今年5月15日,國台辦宣布,黃世聰、李正皓、王義川、于北辰、劉寶傑等5名台灣名嘴,蓄意編造有關大陸的虛假、負面信息,並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大肆傳播,陸方將依法對上述5人及其家屬實施懲戒。

陸委會:北京對台不具司法管轄權,國人勿受中共的威脅與恫嚇

對於中共對外宣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一事,陸委會鄭重強調,台灣2300萬國民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享有不可剝奪的自由、民主與權利,北京當局對台完全不具司法管轄權,中共所謂的法律與規範對我國人毫無拘束力。政府呼籲國人安心,勿受中共的威脅與恫嚇。

<cite>陸委會指出,北京對台不具司法管轄權,國人勿受中共的威脅與恫嚇。圖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柯承惠攝)</cite>
陸委會指出,北京對台不具司法管轄權,國人勿受中共的威脅與恫嚇。圖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柯承惠攝)

陸委會指出,北京當局的做法,只會挑起兩岸人民間的對立,嚴重影響兩岸人民往來交流,無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更是對全世界熱愛台灣、支持台灣自由民主的國家提出極度不文明的粗暴挑釁,我們深感遺憾。本案凸顯中共體制與我國的自由民主憲政體制截然不同,這正是兩岸制度根本差異之所在。

陸委會說明,中共為維護一黨極權專政,極度缺乏安全感,不斷強化各種國安法令及措施,對內侵害中國大陸人民的基本人權,對外威脅國際人士赴陸的人身安全,政府再次提醒國人慎重思考前往中國大陸的必要性,也呼籲在陸國人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全文如下:

《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

為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切實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要求

1.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大肆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嚴重危害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嚴重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依法嚴懲「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堅決捍衞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二、準確認定犯罪

2.以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為目的,組織、策劃、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分裂國家罪定罪處罰:
(1)發起、建立「台獨」分裂組織,策劃、制定「台獨」分裂行動綱領、計劃、方案,指揮「台獨」分裂組織成員或者其他人員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活動的;
(2)通過制定、修改、解釋、廢止台灣地區有關規定或者「公民投票」等方式,圖謀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律地位的;
(3)通過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方式,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
(4)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等領域大肆歪曲、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或者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政黨、團體、人員的;
(5)其他圖謀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

3.在「台獨」分裂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首要分子」。

4.實施本意見第二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罪行重大」:

(1)直接參與實施「台獨」分裂組織主要分裂活動的;
(2)實施「台獨」分裂活動後果嚴重、影響惡劣的;
(3)其他在「台獨」分裂活動中起重大作用的。
5.實施本意見第二條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的「積極參加」:
(1)多次參與「台獨」分裂組織分裂活動的;
(2)在「台獨」分裂組織中起骨幹作用的;
(3)在「台獨」分裂組織中積極協助首要分子實施組織、領導行為的;
(4)其他積極參加的。

6.實施本意見第二條規定行為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對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7.以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為目的,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的規定,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定罪處罰:

(1)頑固宣揚「台獨」分裂主張及其分裂行動綱領、計劃、方案的;
(2)其他煽動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

8.實施本意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或者造成特別惡劣影響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罪行重大」。

9.實施本意見第七條規定行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0.實施本意見第二條、第七條規定行為的,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11.與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本意見第二條、第七條規定行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從重處罰。

12.「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的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追訴期限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三、正確適用程序

1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可以發佈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1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15.「台獨」頑固分子主動放棄「台獨」分裂立場,不再實施「台獨」分裂活動,並採取措施減輕、消除危害後果或者防止危害擴大,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對涉嫌數罪中的一項或多項不起訴。

1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辯護權利,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

17.對於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的「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前款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18.對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提起公訴的「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人民法院立案後,應當將傳票和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傳票和起訴書副本送達後,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依法作出判決,並對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作出處理。

19.人民法院缺席審判「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被告人有權委託或者由近親屬代為委託一至二名辯護人。在境外委託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對授權委託進行公證、認證。

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被告人提供辯護。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辯護的,人民法院應當查明原因。理由正當的,應當准許,但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在五日以內另行委託辯護人;被告人及其近親屬未另行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20.人民法院缺席審判「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案件,應當將判決書送達被告人及其近親屬、辯護人。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不服判決的,有權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辯護人經被告人或者其近親屬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四、附則

21.對於「台獨」頑固分子實施的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等其他犯罪,可以參照本意見辦理。

22.本意見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