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前先做1動作才正確!長輩無法自己刷牙「口腔照護11招」學起來

牙齒不健康除會引起蛀牙、牙周病,也會進一步造成口腔潰瘍及細菌感染,導致進食、腸胃消化等全身性問題,因此也有「口腔不健康,全身都不好」的說法。然而,刷牙是清潔牙齒最基礎的方法,卻有不少人忽略刷牙前該先做「1動作」才能確實潔牙。而針對無法自行刷牙的長輩或術後患者,《元氣網》更整理了口腔照護11招,希望提供民眾參考。




因為病情嚴重而無法自行清潔口腔,或接受口腔手術、插鼻胃管等特殊情況的長輩或患者,需要專業的口腔健康評估及最有效的口腔照護方式,才能遠離口腔疾病,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發生。口腔的健康與身體的許多疾病與問題有著極大的關聯性,所以,只要把口腔照護做好,整個身體也會跟著變好喔!

延伸閱讀:
半夜牙痛怎麼辦?別再含冰塊!牙醫教你「5招實用撇步」快速止痛



日常口腔照護

1. 口腔清潔
清潔的範圍包括牙齒、假牙、活動假牙、舌頭及口腔黏膜等。正確的潔牙觀念是先漱口沖掉口腔殘渣,接著再刷牙,最後再以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齒縫隙。

2. 口腔機能訓練
高齡者口腔照護除了清潔牙齒、假牙及口腔粘膜外,還要恢復口腔機能、改善咀嚼能力。長輩在用餐時細嚼慢嚥、每口至少咀嚼30次,在用餐後立即潔牙,如此才能提高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牙痛如何快速止痛?能吃普拿疼嗎?關於「牙痛」你必須知道的5件事



牙科專業照護

專業的口腔照護更是相當重要,包括潔牙、清除牙結石、治療口腔疾病、裝戴或調整假牙等。建議成人每半年檢查一次、30歲以上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每二年應做一次口腔癌篩檢。



特殊族群的口腔照護

因為病情嚴重而無法自行清潔口腔,或接受口腔手術、插鼻胃管等特殊情況的長輩或患者,需要專業的口腔健康評估及最有效的口腔照護方式,才能遠離口腔疾病,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發生。

  1. 調整照護的姿勢:最好在洗手台進行,或是坐在椅子上或床上,盡量鼓勵高齡者自己清潔口腔,若需要協助,照護者可嘗試不同的姿勢,以方便清潔牙齒為主。

  2. 清潔的範圍:無論是全口無牙者、活動假牙者或擁有自然齒列的長輩,都需要清潔其牙齒、口腔黏膜、舌頭及假牙。

  3. 清潔的工具:以各種方式清潔口腔,包括漱口、刷牙、使用牙線、以棉花棒(或海綿棒)、紗布等清潔口腔以及移除牙菌斑等,必要時可以使用張口器、或以另一支牙刷的刷柄或壓舌板包紗布,以協助長輩張口。

  4. 潔牙的方式:使用刷牙及使用牙線等工具,以徹底清除口腔。若無法漱口者,以口腔棉棒或海綿棒沾冷開水、茶葉水或不含酒精的漱口水重覆清潔;若無法吐出汙水者,可用吸球或空針軟管吸出污水,直到清潔為止。

  5. 使用氟化物:刷牙時應同時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或搭配高效能氟化物使用,以促進牙齒再礦化,抑制細菌產生酸性物質,能有效防止發生齲齒。

  6. 假牙照護:保養並裝戴假牙、刷洗及浸泡假牙,並且每天至少讓牙床休息六小時。

  7. 口腔機能訓練:多鼓勵高齡長者進行咀嚼訓練、進食與吞嚥訓練、發音練習、按摩口腔周圍肌肉及黏膜、舌頭運動、唾液腺按摩等,以維持或恢復口腔機能。同時也可以減少誤吞或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8. 進食後應立即清潔口腔:並確定無殘留食物在口中,為避免食物逆流或打嗝哽嗆,於餐後應維持坐姿至少15分鐘。

  9. 每天至少一次使用鏡子及手電筒檢查口腔狀況:如有紅、腫、潰瘍或牙齦出血,應通知醫護人員。

  10. 均衡營養及諮詢:除了重視均衡飲食,多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體力不支,還要預防誤吞、吸入性肺炎的發生。進食要細嚼慢嚥;盡量少量多餐,應避免精緻的甜點與具刺激性的食物或食材。

  11. 定期口腔檢查、洗牙:以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原文為:【口腔護理】長者的口腔照護怎麼做?讓專業的來!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刷牙前先做1動作才正確!長輩無法自己刷牙「口腔照護11招」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