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愛丁堡藝穗節 潮來之音搶先看

曉劇場2020年度製作《潮來之音》,將於8月在英國參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13日舉行彩排。(陳俊吉攝)
曉劇場2020年度製作《潮來之音》,將於8月在英國參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13日舉行彩排。(陳俊吉攝)

由曉劇場藝術總監鍾伯淵編導作品《潮來之音》,即將前往英國愛丁堡藝穗節演出23場。鍾伯淵表示,這部作品創作於全球疫情的當下,「希望觀眾可以靜下心來,透過潮水看見故事微小的感動,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2018年,鍾伯淵受國藝會海外藝遊支持,赴日本三大靈場之一的青森恐山,探訪八戶市當地的潮來巫女(Itako),因而有了創作契機。

「潮來巫女」是類似台灣傳統信仰中靈媒角色,必由眼盲女性擔任,能夠呼喚死者,讓死者附身在自己身上,藉以與生者溝通。她以口傳遞著生死兩界的訊息,令猝不及防地生命消逝時,生者得以傳遞思念。這引發鍾伯淵思考:「當人類遭遇重大災難時,信仰作為什麼的媒介,在生死兩端成為一種修復或是自我對話的過程。」

《潮來之音》由日本資深舞踏家我妻惠美子老師擔任肢體設計與演員,內容窺視人性的「愛、孤獨與存在」,故事包括一位與盆栽生活的男人、小兒麻痺的男子、女高中生、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從每一段故事中探討孤獨、共融、同志婚姻、代理孕母等議題。

在到英國演出之前,將於7月15日至17日,在台北萬華的萬座曉劇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