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臺北典藏植物園 一窺米老鼠樹

到臺北典藏植物園,一窺米老鼠樹
到臺北典藏植物園,一窺米老鼠樹
紅到發亮的「米老鼠樹」,目前已經開始邁入結果季節
紅到發亮的「米老鼠樹」,目前已經開始邁入結果季節
臺北典藏植物園邀請大小朋友探訪臺灣原生種植物及外來特色植物
臺北典藏植物園邀請大小朋友探訪臺灣原生種植物及外來特色植物
來自巴西的「魔盤」植株矮小、呈深紫或黑褐色
來自巴西的「魔盤」植株矮小、呈深紫或黑褐色
魔盤外形很魔幻
魔盤外形很魔幻
「無花果」樹正掛著許多結實纍纍的果實
「無花果」樹正掛著許多結實纍纍的果實

位在花博公園新生園區內的臺北典藏植物園,蘊藏來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像是很多人吃過卻沒有看過本尊的無花果,英文俗稱為Mickey Mouse Plants的桂葉黃梅,以及外形很魔幻的魔盤等名字非常有趣的植物,邀請大小朋友前往探訪,一窺它們的真實容貌。

 

北市公園處表示,臺北典藏植物園為室內玻璃屋綠建築,以人類、植物與環境為主軸,將臺灣各地的植物依不同的氣候與地域,描繪出臺灣生態環境縮影,打造出全臺僅有一座單位面積展示種類最多的展覽型植物溫室。園方分享3種園內的珍奇植物,從入口就可以開始探險行動,在緊急出口處只要抬頭看,就可以發現「無花果」樹正掛著許多結實纍纍的果實,附近則有紅到發亮的「米老鼠樹」,目前已經開始邁入結果季節。再繼續往前行,彎下腰來就可以尋到「魔盤」的蹤跡。

 

公園處圓山公園管理所楊國瑜主任表示,「無花果」雌雄異花,原產地中海沿岸至西亞、阿拉伯半島,別名蓬萊柿、映日果。桑科,榕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果實梨形或卵形;小花位於有如果實一般的隱頭花序內,因此容易產生無花結果的誤解。無花果因外觀只見果、不見花的特性,故有此名。根據考古研究,無花果是人類最早培育的植物之一,歷史有6千年以上。無花果製成的果乾營養豐足,成熟的果實非常柔軟,口感特別且熱量超低,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飽足感十足,也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食物來源。在古希臘時期,無花果被當作奧林匹克運動員訓練時必吃的水果,更被譽為「生命之果」。

 

而俗名為「米老鼠樹」的「桂葉黃梅」,原產東非,為金蓮木科,屬常綠或落葉灌木,桂葉黃梅因葉子和桂花神似,花狀又似梅花。在開花階段完全看不出有米老鼠樹的模樣,必須等到花朵完成授粉後,黃色花瓣凋落,果實從綠色轉為黑色時,才可從花瓣下方雄蕊及花萼看出酷似迪士尼卡通米老鼠的身影。米老鼠樹植株最高可達5公尺,從含苞待放到開花結果的各階段,就像千面女郎展現多種様態,極具觀賞價值。

 

原產巴西的「魔盤」,別名臭桑、盤花木,桑科屬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株矮小、呈深紫或黑褐色;細小白色果實呈顆粒狀突起,成熟後會彈出散播。魔盤擁有魔幻的外型,翠綠色的葉面,有蠟質光澤,彷彿從童話故事繪本蠟筆畫出來的植物。平盤型的頭狀花序自葉腋伸出,形如蕈傘,盤狀花檯上密布顆粒,這些顆粒就是真正的魔盤花,因為花微小,且花形不明顯,所以路過容易忽略它的存在。「魔盤」喜好半日照環境,耐陰性強,生長迅速,在國外多在溫室做地被植物使用,花形獨特、花絮構造與授粉、種子傳播的模式,都是難得的自然觀察教材。

 

臺北典藏植物園表示,展區內不僅有最多樣、最具在地特色的臺灣原生植物,連遠在地中海、東非,甚至是中南美洲才有的特有植物種類,在臺北典藏植物園也找的到,歡迎大小朋友一同探訪,吸收最新植物新知,同時欣賞各展區獨有植物,也可預約團體導覽,相關資訊可上臺北典藏植物園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