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錢拿了,後面不幹了」 他道出中國IP熱潮真相

於是郭箏定居台灣,成了家族中留下來的人,祖父的遺物也因此交到他手上。某次他整理遺物,發現一篇文稿,「上面有蔣介石的修改,我就想,幫老蔣寫文告,寫來寫去就是反攻大陸,他晚年老在寫這些,跟我初中差不多,那時寫作文要加一句解救大陸同胞,不然不會得八十分。」他揣摩祖父心境的苦勞,寫下〈最後文告〉這篇小說,小說彷彿預言,30年過去,台灣政黨輪替多次,國民黨也再非當年的國民黨了。

郭箏的二哥陶德辰,與柯一正、張毅、楊德昌於1982年合拍電影《光陰的故事》。(中央社)
郭箏的二哥陶德辰,與柯一正、張毅、楊德昌於1982年合拍電影《光陰的故事》。(中央社)

再喝幾杯酒,問起他二哥的近況。陶德辰晚年搬去南非,又到海南島,卻在2009年失蹤。「我找他找了很久,他本來要跑回澎湖,地也買了,房子也蓋了一半,人不見了。」聊到這,郭箏又點一根菸,煙霧讓他的臉龐更顯滄桑,「我看他已經凶多吉少,可能海南島那邊的人殺人不眨眼。」

編寫大陸劇 預言會改到翻臉

還是聊快樂的事吧。問起新作,原來10年前韓國導演金鍾學拍完《太王四神記》,想在中國拍神怪劇,因此找上郭箏。中國有各種奇葩禁令,例如建國後妖怪不可修練成精,他便以《山海經》為素材,編寫以刑天為主角的劇本,後來合作沒成,近年劇本才被中國投資者買下,又請他寫成小說,要搭上中國IP熱潮,方便為電影開拍找資金。

郭箏說自己並沒有想成為純文學作家,但第一篇小說發表,就被歸類為純文學作家,讓他感覺很奇怪。他最喜歡的,還是寫武俠的自己。
郭箏說自己並沒有想成為純文學作家,但第一篇小說發表,就被歸類為純文學作家,讓他感覺很奇怪。他最喜歡的,還是寫武俠的自己。

故事從天庭開始,他討厭老套,將場景寫成了Google總部,眾神雲端開會。「我寫好給大陸那邊的投資者,他們問:『你是不是寫中南海?』我說沒有。」他大笑,說如果電影開拍,「這個劇本會改到死,會改到我到時候老子不幹了,前面錢拿了,後面不幹了,現在影視業的狀況都是如此。」

說歸說,自己的小說還是要改的。訪談結束,他又跟編輯討論昨日午夜寄出的稿子有哪些小地方要修改。他一雙大手拿著紙,瞇著眼,像是準備開工幹活的老工人,要把熱鬧的奇幻武俠世界搭建出來。

郭箏小檔案:

  • 本名:陶德三

  • 出生:1955年生於台北

  • 學經歷:1972年五專休學,進入印刷廠當檢字工,練筆多年。1981年開始,以《虎頭將軍》《上帝的骰子》《國道封閉》《彈子王》《去年冬天》等,7次獲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1984年發表小說〈好個蹺課天〉成名文壇,曾獲洪醒夫小說獎。2007年擔任吳宇森電影《赤壁》編劇。6月預計出版奇幻武俠小說《大話山海經》(遠流)。


更多鏡週刊報導
撤換了十幾個編劇 吳宇森拍電影《赤壁》最後只要他
他家世顯赫卻成邊緣人 一天工作12小時只有540元
拒絕隨父母移民海外 恐成「沒歸屬的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