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歷史街區 營盤化身藝文展場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在清代是進入艋舺的必經要道,剝皮寮街尾當時是清代軍營,為北臺灣軍事要地,在時空背景上有其獨特性。後經日據時期與臺灣光復,迄今混合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與人文風貌,使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保存不僅是空間和建物的保存,更能結合原有的人文和產業紋理,經活化再利用後,賦予歷史街區新生命。

新舊文化交織揉合 展現獨特魅力

剝皮寮歷史街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清代中期,剝皮寮街稱為福地藔街,福地藔街為連結營盤與艋舺市街的重要道路,而福地藔街尾為清代艋舺的軍營(營盤)所在,當時營盤在北臺灣的軍事地位極為重要,今龍山國中校門口「清代艋舺陸路中軍守備署舊址」的石碑文字,即可看出其軍事重要性。

配合老松國小於1896年成立,都市計畫將老松國小旁這段老街保留為學校預定地,實施禁建,因此得以保存清領時期的街型與日據時代的牌樓厝。經政府修復工程與規劃後,剝皮寮歷史街區以「生態博物館」和「類博物館」概念,成為整個艋舺地區歷史文化,以及深度旅遊的資訊樞紐,各空間用以進行相關藝文特展、電影推廣及文化歷史的宣導教育,展現街區的獨特魅力,成為新舊文化交織揉合的場域。

結合原有人文產業 賦予全新視野

展示空間分為「特展」和「常設展」,其中特展區於東西側各設一處,東側提供舉辦各種主題的特展和教學成果發表;西側結合社區資源,介紹臺北地區的傳統產業。常設展則利用歷史事件場景和具特色的產業空間,規劃常設展主題,透過展示主題和教育活動的融合,使剝皮寮歷史街區結合原有的人文和產業紋理,以不同的能量,帶給遊客更新更深更廣的體驗視野。

此外,街區中的防水池廣場為日據時代因開闢廣州街而形成的梯形小廣場,可同時看到2種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其中,向西望去,北側為具有火庫起簷柱及亭仔腳的老街傳統店屋,南側則為具有拱圈騎樓的牌樓厝;向東則可看見1樓拱圈騎樓及2樓傳統綠釉花磚欄杆,兩邊形成有趣的空間對話,成為新、舊都市紋理交會的特殊空間。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經過時代變遷,成為藝文活動空間。(記者范瑜攝)

龍山國中校門口「清代艋舺陸路中軍守備署舊址」石碑文字,可看出剝皮寮歷史街區在清代的軍事重要性。(記者范瑜攝)

街區中各空間用以進行相關藝文特展、電影推廣及文化歷史展示。(記者范瑜攝)

剝皮寮歷史街區結合原有人文和產業紋理,以不同的能量,帶給遊客更新更深更廣的體驗視野。(記者范瑜攝)

街區中的裝置藝術,展現紅磚老建築的歷史意涵。(記者范瑜攝)

剝皮寮歷史街區進行電影推廣及相關文物陳展。(記者范瑜攝)

順遊景點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