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點靈》-3D列印與漆藝 打破疆域的實驗

工商時報【唐草設計有限公司總監陳國政】 前言: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化以及生活型態的雙重演變,人們對於設計的需求也有不同的轉變,《經濟學人》雜誌曾提出,製造業的數位化與社群化將會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而最關鍵的技術就是3D列印。 3D列印在產業應用層面衝擊原有製造方式,設計方式與產製有著大幅度的創新,如大量生產可轉成小量客製,帶動自造者時代的來臨。此外,加上經濟發展變化而起的兩極消費趨勢,影響著大眾對一般量產商品的觀點。對現在的消費者來說,大量製造而統一的商品已無法滿足追求獨有性的慾望,反而限量或高價的商品擁有更高的吸引力,他們對於物質所追求的,除了實用性與價值之外,已更趨精神與感性層面。 現代機械化量產製技術提升,以及使用合成原物料等因素,促成許多台灣傳統工藝技藝漸漸被取代而沒落。不過全球不少國家在創意產業崛起之際,也帶動不少創意產業跨界合作,如工藝與設計的雙重結合,更讓傳統的工藝產品以現代美學,以及迎合當代生活型態姿態,重新喚起市場大眾對其關注與喜好。 傳統漆藝困境與創新應用 位於台南的唐草設計有限公司長期關注台灣傳統工藝文化,另透過展覽策劃、通路拓展、圖書出版等方式推廣,但也不斷思考是否可以導入當代設計的方法、材質與創新產製,可以讓傳統工藝擺脫過往的枷鎖,以更吻合當代生活美學的產品型態問世。 唐草設計因應工業設計的需求,導入不少3D列印技術與設備,實際應用發現受制於材料、成本、列印速度、製造精度等多方面因素,由於部分粗糙表面需要後加工處理,導致還無法直接作為成品,應用層面發展受限。另外塑膠的廉價感與機器控制的製造方式,也讓3D列印的價值感一直難以提升。 漆藝本身是結合雕塑、繪畫與工藝的應用藝術,漆器的製作非常繁複,簡言之是以製胎與塗裝兩大步驟,製胎除器物形體之美外,更重視胎體的穩定性,方可在表面上髹漆,成為一件精湛傳世的漆器。 3D列印與漆藝的創新實驗 綜觀兩者,唐草設計發現了3D列印與工藝互補結合的可能性,漆藝作為器物表面的藝術表現,似乎能成為優化3D列印製品的表現。同時漆器受到胎體的製程繁瑣、或是預算高昂等造成發展受限,3D列印形體的自由變化能為漆藝的表現帶來更多可能性。因此兩者的結合不僅互補,也能互相加成而產生更高價值。 因此唐草設計啟動3D列印結合漆藝創新研發計畫,並且獲得台南市政府的地方型SBIR計畫補助,邀請台灣工藝之家協會之中漆藝界前輩,游漆園黃麗淑老師共同合作,研發3D列印與傳統漆藝結合的技術與美學可能性,提升現有3D列印科技之應用價值,同時也為傳統工藝嘗試出新的面貌。 台灣漆藝文化保存愈顯重要卻面臨困境。胎體形式的製造受限及成本門檻高,使得工藝家只將重心放在現有器形的表面工藝。本計畫期望運用3D列印的數位化造型資源,發展多變及客製的胎體,以新切入點表現傳統漆藝,產生全新的美感體驗與價值。 誰說傳統工藝無法與創新科技結合呢?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跨界合作,衝擊我們既有的想像,並為產業帶來更多的可能。 (本文作者為唐草設計有限公司總監陳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