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中年危機」的是一位加拿大精神分析學家,他在晚年很後悔提出這個概念

文:張淑媛(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班)

「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存在嗎?創造中年危機一詞的是一位加拿大籍精神分析學家艾略特.賈克(Elliott Jaques),當時他48歲,後來活到86歲。他在發表論文到去世的38年間寫了12本書,身上沒出現他所謂的「中年危機」。他在晚年曾向友人表示,後悔提出這個概念,因為中年危機並非客觀存在。

樂觀看待中年轉變階段

實際上從科學角度來看,中年(midlife)在很大程度仍是未知領域,但是大眾群體卻存留中年危機一詞的刻板印象,形成對中年相關的誤解。一份在2020年發表的論文期刊,以客觀多面向角度討論中年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將中年視為充滿活力的時期.積極樂觀看待中年的轉變階段.重新概念化中年為關鍵的人生階段.

心理學家榮格將中年稱為生命的下午,最著名的是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把人生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中年期及老年期是最後的兩個階段。中年期從40歲到65歲,其中40~50歲為中年轉換期,55~60歲達到中年高峰期。

他非常注重中年期,在晚年還出版《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強調一個人的「自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在的心理與外在的社會,不斷地發展與平衡。而每一階段看似的危機藉著修正去消彌對立,維持一個和諧的狀態,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中年時期是在人生的轉換期,為進入到人生最後一個階段做大幅的調整,開始評價以往的生活,檢視人生的現實狀態。有時又對未來充滿迷茫而停滯不前,所以面臨的挑戰是外而內、內而外的雙重夾擊,但是經歷轉折後,進入比較穩定的時期,這時期會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信念和個人優勢.

從跑百米轉變成跑馬拉松

步入中年之後,另一個最大的轉變是要去調整、甚至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東西,不能再像年輕時期般的持續擴展,超出能力範圍。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的壓力下,重新建立新的「真實自我」系統.像是從跑百米轉換成跑馬拉松,並且要練習適度的「配速」,才能順利進入到人生最後的週期。

除了任務、責任及角色的調整,同時面臨生理、心理上的明顯變化,許多醫學研究都提出,中年的健康和幸福對於下一階段的老年生活有著深刻巨大的影響,中年的代謝性疾病、壓力相關的憂鬱症等要及早治療與預防,對於整體健康必須要更積極的關注,慢慢改變生活型態、飲食以及運動休閒習慣,為身體的衰老及早準備.

許多研究證明,親近自然環境能為人體帶來健康效益

中年期是人生中相當長的一段歲月,人生的許多重要任務都在這一時期完成,看待人生的方式由年輕的外傾變得越來越內傾。依照榮格的理論,中年時期把關注的焦點投向內心,以內省方式檢視人生的現實狀態,探究生命的意義。有時對未來感到迷茫或焦慮不安,要如何渡過這段停滯不前的困境呢?

O’Connor和Chamberlain的研究顯示,自然體驗讓中年人體悟到生命的意義,許多學者都呼應威爾遜(Edward O. Wilson)的「親自然假說」,人類與其他生命系統之間有獨特的聯繫,人是屬於自然的一部分,在一個不穩定的世界中,大自然提供了自我超越的感受,親近大自然也增強在生活中的意義感及存在感.

許多發布在環境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實證研究證明,自然環境帶來的健康效益,特別是森林生態系統當中樹木釋放的揮發性物質及芬多精能增強人體自然殺手(NK)細胞,提升免疫力。在森林裡漫步行走能觸發感官與森林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少焦慮。隨著大自然的季節更替、生生不息的循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調整生活節奏,重新與自然連結有助於建立深層的平衡和幸福感.

成年後幸福感的U型曲線

另一個對於中年的迷思,來自於一些大型研究公布的U型曲線圖,這項調查是由經濟學家們主導調查與其他年齡比較的幸福感受,從1991年已在德國、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進行複製,到2018年累積了145國。

調查結果顯示幸福感從青少年晚期開始下降,在45~50歲區間來到谷底,然後在50多歲觸底反彈,一路緩步爬升。

因為沒有科學的解釋說明幸福感是受到年齡的影響,經濟學者、心理學者對於曲線有各自的解讀.有人認為中年危機真的存在,也有人認為這是個過渡期,看到的是曲線另一端往上走揚的微笑。

中年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正面的看待接受,如同大自然的定律,也能像當初發明「中年危機」一詞的艾略特.賈克,沒有所謂的「中年危機」。

延伸閱讀
裴洛西訪台餘波蕩漾,BBC駐北京、台北記者從中國環台軍演看出了什麼?
台灣工資與物價迷思(四):不調漲基本工資,是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