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雄病逝享壽64歲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6個方法快記起來

前立法委員、現任親民黨秘書長劉文雄,7月21日凌晨疑因酒醉嘔吐窒息,引發心肌梗塞、休克昏迷,倒臥在自家客廳。家人發現後緊急送往基隆長庚救治,到院前一度無生命跡象,經過急救後恢復心跳並裝置葉克膜,但昏迷指數只有3,搶救11天後宣告不治,享壽64歲。

Cardiovascular
前立法委員、現任親民黨秘書長劉文雄病逝,享壽64歲。

心臟病是國人常見疾病,依據衛福部民國104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心臟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第2位,平均每27分鐘22秒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而冠狀動脈心臟病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最可怕!

臺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高憲立醫師,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心肌梗塞發作時,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猝死,由於來得又快又急,患者經常沒有辦法警覺到有症狀而儘早就醫。這類患者由於呼吸、心跳停止或是致命性心律不整,必須立即靠CPR(心肺復甦術)以及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刺激恢復心跳,這也是推動全民學CPR以及公共場所廣設AED的目的。

Cardiovascular
冠狀動脈嚴重阻塞,會有心肌梗塞危險。

心臟病患者,即便平日無症狀,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喘不過氣」、「冒冷汗」等症狀,很可能是心肌梗塞這個致命疾病使然。「心肌梗塞」定義是指心臟肌肉細胞因其供給營養及氧氣的血管,突發幾近完全或完全阻塞,使得供給心肌的血流中斷;若持續阻塞,則會導致心肌缺氧受損或壞死,進而使得心臟功能減低,若短時間內無法打通血流受阻的血管,將造成心臟肌肉細胞的永久損傷,並產生後續併發症(如惡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更可能造成死亡或不可逆的傷害。

Cardiovascular
持續心絞痛是心肌梗塞發作時的典型症狀。

發病12小時內應做緊急心導管
緊急心導管的介入時間點是愈快愈好,避免心肌壞死範圍擴大,才能讓心臟維持較好的功能。一般在發作後的12小時內,都是打通血管的黃金期,超過12小時,即使送到醫院也只能先保守治療。目前規定這類患者送到醫院的90分鐘內,就要透過緊急心導管把血管打通,因此臨床上看到延誤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對於症狀沒有警覺,在家忍了好幾個小時後才就醫。

緊急心導管是要把狹窄的血管打通,治療選項包括氣球擴張術與血管支架,其中利用支架在血管內腔撐住狹窄的病灶,比氣球擴張術有更好的效果。

臨床上應用的血管支架,分為健保全額給付的一般支架以及民眾必須自費差額的塗藥支架,使用哪種支架,醫師會依專業給予建議:有些患者使用健保支架即可,醫師不會要求非用塗藥支架不可;若兩種支架都可以選用,塗藥支架由於藉由藥物抑制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長期效果較好,不過由於必須補自費差額,仍要看患者的經濟能力是否可以負擔。

有些患者經醫師判斷不適合做緊急心導管,比如有出血的問題、3條主要冠狀動脈皆有顯著狹窄,此時動心臟外科繞道手術是相對較好的選擇。繞道手術是取患者腿上的大隱靜脈或內乳動脈來建立另一條血管通路,繞過狹窄阻塞的冠狀動脈段,目的是增加心臟的血液循環,改善心肌缺氧的問題。

定期健檢抓病灶
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只有年齡以及心臟病家族史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即使沒有相關疾病或症狀,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停經者,就必須開始定期做心血管的健康檢查。包括抽血檢驗了解自己是否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檢查、頸動脈超音波等。

然而,預防勝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只有家族遺傳、年齡是無法控制,但日常生活中仍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預防:

◎定期健檢:透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冠狀動脈電腦斷層等方式檢查心肌、心臟及冠狀動脈健康狀態。

◎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戒菸:香菸有許多有害人體成分,容易使血管變窄,阻塞血管,增加疾病風險。

◎控制體重並規律運動:運動可促進心血管健康,最好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肥胖引起的併發症。

◎飲食清淡,多吃蔬果: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容易導致血管硬化。

◎留意溫度:天冷時心血管收縮,當心血管循環不足,心肌容易缺氧,造成心肌梗塞。夏天雖然血管擴張,一旦水分補充不足,血液濃度增加,血流變慢,也容易心肌梗塞。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勝於治療
全方位護心術─別讓心肌梗塞 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