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審查欠缺嚴格把關與本土研究 國教盟:9.5萬青少年恐將成受害最大族群

國教行動聯盟強烈呼籲主管機關應立即修改審查辦法,堵住加熱菸漏洞與破口,以防止青少年受害,切勿受到不肖業者花錢動員製造假民意所影響。

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推估超過7.9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超過1.6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加熱菸。今年初菸害防制法修法雖然通過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然而一方面加熱菸對青少年吸引力高、危害性大,另一方面加熱菸審查卻欠缺嚴格把關與本土研究,一旦貿然開放,最容易被新型菸品吸引的青少年將成受害最大族群,這也就是菸商強力動員要求國健署儘速開放加熱菸上市的最大目的。

國教盟舉出納管加熱菸的三點理由,包括加熱菸對青少年吸引力非常高、二手菸/三手菸危害與加熱菸審查辦法欠缺嚴格把關與本土研究。

國教盟指出,台灣在修法之前禁用加熱菸,但在無孔不入的網路社群與實體店面行銷與推波助瀾下,國高中生使用率已達2.33%(依據107年全球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不僅與已開放加熱菸的韓國不相上下,甚至比同期禁止的美國1.6%更高。鄰近的日本,政府開放加熱菸為成人選擇,結果青少年吸食加熱菸4年成長8倍(2015年0.6%,2019年4.8%),韓國更在短短3年間增加19倍(2017年0.5%,2020年9.4%),可作為前車之鑑。

而國民健康署曾說明,根據日本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除含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NNN、NNK、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而108年發表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研究報告更指出,加熱式菸品的塑膠材料部份,在加熱過程中,於90°C左右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formaldehyde cyanohydrin),且加熱裝置可能會縮短吸食間隔,而增加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

德國研究發現,加熱菸會產生PM0.3,是比PM2.5更微小的懸浮微粒,2020年羅馬第一大學發表於「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的研究,用雷射光照射室內加熱菸霧,發現懸浮微粒數值均大幅增加。

美國研究也發現,即使加熱菸的煙霧肉眼難見,密閉空間中吸食加熱菸PM1平均值卻從9.1微克/立方米,增加至1511.3微克/立方米,增加166倍,加熱菸仍有二手菸及三手菸危害問題,一旦深入人體肺部及血管,即可能對呼吸系統與血液系統造成傷害,長期甚至導致癌症或死亡。

國教盟也表示,政府訂定的加熱菸審查辦法要求菸商繳交「致未滿二十歲之人及初始吸菸者,使用該產品之有關資料」,根本是「請鬼拿藥單」,並且該項資料並未列入核駁之必要條件,形同漠視加熱菸對青少年的影響。依據《風傳媒》今年三月委託《台灣指標民調》所做的「加熱菸相關議題調查報告」,高達87.4%的民眾表示「台灣20歲以下民眾使用加熱菸的行為及影響」之研究應由政府主管機關進行,不應由利益掛夠的菸商來做。令人質疑這當中是否有政商利益之不當輸送。

國教行動聯盟強烈呼籲主管機關應立即修改審查辦法,堵住加熱菸漏洞與破口。(國教行動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