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頻頻 中國想加深中東影響力 美仍是最大勢力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邀請阿拉伯國家元首及高官在北京召開大會,試圖向中東國家投射「中國是更友好世界強國」的印象,但中方無意取代華府在中東的政治、安全影響力,雖想增加自身影響力,但又不想變得太強;美國支持以色列的加薩戰爭,雖招致反感,但在中東,美國依然是最大外國勢力。

拜登政府遭遇國內及國際強烈批評,指責其處理以哈戰爭的手法,中國因此趁機想推銷中國品牌的外交政策給中東地區領袖。但是北京自斡旋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里程碑式的復交之後,就無法插手磋商加薩停火;至於紅海重大貿易航道不斷遇襲,也只能在一旁敲邊鼓。

中國取得中東影響的主要工具是投資意願,尤其在能源部門。此外,中國也受益於阿拉伯世界急於動用對中關係,充當對美的槓桿,只是中東領袖經常垂頭喪氣。

中國愈來愈把自己定位成中東事務的仁善力量,舉動負責任,想平息區域緊張,不像美國及其他西國國家;中國譴責他們總想惡化當地的衝突。

以哈戰爭去年爆發以來,中方官員側重這種角色,強化與阿拉伯世界的外交接觸面。專家表示,中東憎恨華府支持以色列,真讓中國得以加強與美國傳統盟國如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關係。問題在中國願意走多遠、承受哪些風險,來伸張其影響力。

卡達國際關係專家萊特(Steven Wright)表示,北京展現出沒多大興趣來取代華府,扮演中東地區政治及安全方面的力量;相形之下,中國更在意的是經濟與開發優先政策。

中國沒派兵因應葉門胡賽反抗軍對紅海船隻的攻擊,反映出北京無意取代華府,充當中東安全保障的角色。華府國家戰爭學院(National War College)副教授墨菲(Dawn Murphy)指出,中國在本區域扮演的大國角色與美不同,北京認為自己身為大國的強項之一,在與區域所有國家都有正面關係。

墨菲表示,鑒於以哈戰爭,中國評估就算自己向以色列、哈瑪斯乃至伊朗施壓,也不會真有能力影響地面上開展的事件。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防疫英雄跌下神壇 佛奇承認規定多「編造」、沒科學根據
無證客占房 紐約市酒店價格創新高 遊客住宿成本大增
疫後赴台觀光需求增 臨時綠卡可申請入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