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新精算報告 破產時程再延後

勞動部擬把因為缺工、基本工資提升等納入勞保精算報告考量,可望延後勞保破產年限,學者認為,這無疑是如股市作帳行情。圖為勞團要求提高基本工資。(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擬把因為缺工、基本工資提升等納入勞保精算報告考量,可望延後勞保破產年限,學者認為,這無疑是如股市作帳行情。圖為勞團要求提高基本工資。(本報資料照片)

據勞保局2021年普通事故精算報告指出,若不啟動年金改革,勞工保險會在2028年破產,但2021年精算報告預估2023年會收支逆差880億餘元,實際卻僅逆差446億元,勞動部擬把因為缺工、基本工資提升等也納入考量,以盼反映真正的情況,精算報告將於2024年出爐、2025年年初發布,但有學者則認為,這無疑是如股市作帳行情一樣,呼籲仍應誠實面對勞保財務的危機。

報告今年出爐 2025年初發布

據精算報告原先預估,2023年保費收入為4493億元、支出為5374億元,當年逆差達約880億餘元;勞保局實際統計出爐則2023年保費收入為4760億餘元、支出為5206億餘元,逆差446億餘元。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司長陳美女表示,原本的精算報告會依過去經驗納入薪資成長等因素,但並未考慮到基本工資上漲帶動投保級距上升,也未考量近年因為缺工導致薪資成長快速等因素,將與精算師討論並納入整體考量。

至於勞動部部長何佩珊曾稱盼每年爭取撥補1200億元,是否會納入精算中一併計算?陳美女說,過去已撥補或編列預算將納入精算,未編列的預算則不會納入精算報告中,要等撥補預算通過行政院大致確定後才會納入計算。

勞保年改 估賴連任後才啟動

以2021年勞保局精算報告為例,精算方法和主要精算假設為採開放團體模型的精算方式,除參加勞保人員及領取各項年金給付人員外,同時考量未來50年加入基金的新進人員,精算方法採用綜合成本法計算平衡費率,以加入年齡成本法計算精算負債及編列基金提存狀況表,並指出因投資績效佳及政府撥補,資產報酬率提高至4.0%,基金用罄(破產)年度延至2028年。

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表示,此舉動就跟股市作帳行情相仿,雖然短期報告可能會好看一點,但影響可能仍是枝微末節,對於延後破產幫助恐怕仍有限,潛藏負債勢必會不斷增加,且隨著人口結構改變,勞保財務壓力會越來越大,一旦金融市場反轉,政府無力編列高額預算撥補,勞保就會面臨極大壓力,預估勞保年金改革啟動的時間點會在賴清德總統連任後才有可能啟動。

破產年限 擬從2028延至2031年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前委員吳忠泰則說,其實2021年精算報告如影響給付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有0.9%明顯低估,且投資收益率提高至4%。至於為何相較精算報告預估勞保基金餘額仍高出不少?他認為,與近年政府撥補及投資績效大好相關性大,估計年底精算報告出爐破產年限可延後至2030年或2031年,但政府仍要面對如提高費率上限等才能有效減緩,近日也有立委會再度提出「勞工保險財務永續特別條例」,協助勞保基金永續經營。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則指出,最低工資調整納入精算報告中計算,正是肯認調整除了有助於勞工生活外,也有益社會保險,但代表政府應明更堅決的態度來面對最低工資調整,更要透過薪資透明化以推升整體薪資上升。

但孫友聯也說,預估此次精算報告頂多就是再延後約3至4年破產,除了撥補外,勞動部仍應面對勞保財務的問題,也不應忽略改革對勞保的影響,社會各界仍應理性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