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調查揭移工處境:17%曾受雇主暴力傷害、40%從未求助

<p>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p>

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

<p>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p>

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

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
據國發會統計,台灣社福類移工截至2019年底達26.1萬人,工作性質包括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示意圖/Two Islands Digital)

勵馨基金會於上週五(20日)與美國在台協會共同舉辦《台灣看護移工勞動權益及長期照顧制度永續性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同關注台灣家庭照顧工作者的勞權及長照家庭的受照顧權益。並公布「2020家事移工調查研究」,從數據調查凸顯移工處境。

勵馨指出,在台灣的家庭看護移工的勞動權益卻只受到雙方簽署的勞動契約保障,不僅「沒有法律約束力」,包括薪資、工時和工作內容規範等,也無法受到最基本的勞基法保障。此外,家庭看護移工在《長期照顧服務法》中不屬於長期照顧人員,並無建置相關的培育與訓練規劃,受聘移工常因語言不通、資源網絡缺乏等限制,導致勞雇雙方衝突事件頻仍。

勵馨也發現,外籍看護移工之職前訓練幾乎委由仲介於移工母國辦理,再由勞動部核可訓練時數,各國、各仲介之訓練內容「並未統一」;勞動部雖於機場設有外籍勞工服務站,並安排初抵台的移工抵達後進行講習,卻因時間匆促導致成效不彰,勞動權益等應告知事項常未能有效傳達。此外,家庭看護移工在《長期照顧服務法》中不屬於長期照顧人員,因此並無建置相關的培育與訓練規劃。

除了未能有機會充備足夠的照顧技能知識,被照顧者的狀況及所需的照護程度,常未在事前被清楚傳達給移工;進入家庭工作後,移工旋即成為家庭內的主要照顧角色,勞雇雙方對於彼此的期待與認知不對等,再加上移工常未能清楚認知本身應有的勞動權益,造成勞資爭議、勞力剝削、侵害,甚至疑似成為人口販運被害人等情事頻仍。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表示:「近15年來,勵馨看到移工跨國移動過程帶來的風險及挑戰。同時,因為絕大多數的家庭看護移工是女性,當他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除了語言文化的障礙外,家庭內的封閉環境,也使得他們面臨極高的暴力風險。而除了勞權和人權之外,性別議題也是我們希望共同關注的。」

勵馨於2019年開始針對台灣家事移工勞動實況及移工勞動人權等相關議題,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計畫。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李凱莉指出:「在研究中的移工有40%受到語言暴力,有17%受人身傷害。但遭受肢體傷害、性騷擾和性侵害等被害人中,將近4成未曾向外求助,原因包括害怕失去工作、語言不通、不知求助管道,或認為求助後不會有人幫助等。」

因此,勵馨倡議:衛福部和勞動部應積極協作,進行跨部會討論,共同研議具體可行辦法。藉由入境後由國家辦理的職前訓練,確保家庭看護移工知悉自身應有權益、保障、求助管道等資訊,同時亦能減低移工從事照顧工作之職能衝擊及勞雇衝突,以此作為國家對於照顧者及被照顧者雙方的人權行動。

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的主任Fajar Nuradi(張春亮)表示:「印尼與台灣自2011年通過瞭解備忘錄(MOU),約定每年定期舉行對話機制,建立協商論壇和聯合工作組。我們非常感謝台灣當局在保護印尼移工方面所給予的關注、協助和合作,但是雙方也應該認知到能夠提供移工更好的保護。」

他同時強調,印尼移工由於工作過量和工時過長,或遭雇主肢體、語言暴力或終止僱用等威脅,導致越來越多印尼移工逃跑或非法居留,引發更多問題。希望印尼和台灣能透過備忘錄,加強討論空間,基於對人權和法律,保護在台印尼移工。

更多四方報新聞
雇主開車載移工釀死亡車禍 「貪圖方便」致四死二傷
台北水燈節呈現泰越節慶 新住民樂享家鄉氛圍
專挑越南老人下手!台灣詐騙犯在越南狠撈千萬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