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士可:為保護台灣菲律賓 美須在海上展現實力

(中央社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包士可今天以「為保護台灣和菲律賓,美國必須在海上展現實力」一文投書「國會山莊報」(The Hill),並表示台灣與菲律賓的安全密不可分。

包士可(Joseph Bosco)寫道,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艦載飛機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日治下台灣各地起飛的戰機群,正同步撲向菲律賓的美軍基地。二戰美軍將領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曾稱台灣是「不沉的航空母艦」。

文章指出,如今,菲律賓、台灣和日本正面臨中共的嚴重威脅,中國對南海主權的非法聲索,有如當年日本帝國提出的「大東亞共榮圈」構想。中國的擴張主義主張有可能引發一場區域戰爭,並可能迅速演變為全球衝突。

美國的角色對於台灣和菲律賓命運都至關重要。根據「台灣關係法」,「任何企圖以和平方式以外的方式決定台灣未來的努力,包括抵制、禁運等方式,都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的一項威脅,也是美國嚴重關切之事。」

但中國認為,這種措辭或美國遲來的忠誠,並不代表美方是真心願意為台灣開戰。

1995年,時任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的奈伊(Joseph Nye)被中國官員問到對台海危機做何反應時,他並沒有提及「台灣關係法」,只表示美國對中國發動攻擊的任何直接反應「將取決於具體情況」。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國防部長一字不差地證實這個立場,之後的歷任政府也都沒有偏離所謂的戰略模糊政策。

中國數十年來都在建立大規模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力,包括攻擊型潛艦和被稱為「航艦殺手」的反艦彈道飛彈,來創造「環境」,阻止美國認真考慮對台進行任何直接協防。對中國來說,美國態度模稜兩可等同於美國的立場矛盾。

包士可認為,若要避免中國出現悲劇性的戰略誤判,拜登政府或任何繼任的國家安全團隊必須消除美國官方含糊不清的態度。美方必須加強對台輸送武器並提升品質,還要公開說服中國一事,即對台灣展開公然軍事侵略,包括封鎖或禁運,將立即引發美國及其盟國的直接干預,美國也將承認台灣獨立。

台灣國防必須超越美國提出的被動「豪豬戰略」,此戰略假設中國若成功入侵台灣,並在反戰車戰壕和地雷等被動措施背後採取長期的後衛行動。

台灣人口略多於烏克蘭的一半,且地理位置容易招致包圍和經濟扼殺,台灣無法承受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包士可指出,為了避免遭遇烏克蘭已經在承受的後果,以及西方意志和忍耐力遭進一步削弱,宣布「以戰迫和」(escalate to de-escalate)的非核原則,是對中國唯一有效的嚇阻。

文末指出,中國必須明白,與美國開戰會為中國本身帶來可怕的後果,並從根本上危及中共的掌權地位。(譯者:陳昱婷/核稿:李佩珊)1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