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確認7月15到18日舉行三中全會 延期了將近一年

習近平2022年底在中共二十大取得第三任期後,新政府上台卻遲遲沒有召開事關經濟主政策的三中全會,引人疑竇。路透社
習近平2022年底在中共二十大取得第三任期後,新政府上台卻遲遲沒有召開事關經濟主政策的三中全會,引人疑竇。路透社


中國官媒27日報導,中共已經確定,將在7月15日到18日期間,在北京召開二十大的三中全會。三中全會通常都是緊接著新一屆中共政權上台後,召開的經濟方針會議,本來去年秋季就應該召開,現在一路拖到今年夏季。分析認為,中共在這次的三中全會恐怕依舊無法拿出對經濟頹勢大舉援助的方案,反而是像是原外交部長秦剛的下場如何,也許有可能在這次會議有了答案。

果不其然,在宣布三中全會的開會時間後,中共官媒27日隨後也報導,李尚福與另一位前國防部長魏鳳和都已遭到開除黨籍、軍籍的「雙開」處分,可能即將被送交司法體系嚴懲。

新華社27日報導說:「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先前中國官媒已經表示三中全會將在7月召開,這是首度確認了召開日期。

報導中還說,在今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會議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三中全會審議。」

報導稱,會議中重申「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中共每次政府換屆後,通常都該在當年的秋季進行三中全會,因此「20大」的政府在2023年上台後,三中全會循例應該要在2023年的9月到11月期間舉行,結果完全無消無息。正值中國經濟「疫後復甦」完全熄火,外資蜂擁外逃,經濟陷困局之際,三中全會突然沒了消息,引起很長一段時間的不安與猜測。

以中共高層一連串的表態來看,這次三中全會恐怕仍將著重意識形態,不願對經濟大力施出援手。習近平堅持要以「新質生產力」、擴大出口與基礎建設的方式推動經濟,持續忽視民眾收入不足、消費低落的狀況。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週宣稱,要以中醫的「固本強元」理論治理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否定了實施大舉刺激政策的可能性。

更多太報報導
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魏鳳和遭開除黨籍 去年8月、9月分別被查
南韓國情院發出旅遊警戒 警示7月1日起入境中國可能被任意檢查手機、任意拘捕
快訊/陸委會宣布中港澳旅遊警示改為橙色 避免非必要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