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有市場攤商電支 議員批成效不彰

台北市公有市場共7182攤,已有7152攤設置電子支付,設置率達99.67%。(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公有市場共7182攤,已有7152攤設置電子支付,設置率達99.67%。(本報資料照片)

為打造智慧城市,北市市場處除補助傳統市場攤商新設無現金支付的交易手續費,並推出電子支付獎勵計畫,台北市議員發現,市場攤商設置電子支付比例雖已接近100%,但實際使用成效不彰,市府推出2000萬元攤商獎勵金,最後僅發966萬元,去年48處公有市場、商場,有16處新增電子支付申請獎勵,每月平均更僅40餘筆消費使用電子支付。北市產發局回應,研擬舉辦促銷活動增加民眾使用誘因,並加強對攤商教育。

國民黨議員王欣儀接獲民眾陳情,在北投中繼市場攤商使用電子支付時,店家卻回答沒有,令人懷疑店家有裝設電子支付,卻因為可能要手續費故意不讓民眾使用。

她進一步調閱資料指出,市府去年編列2000萬元預算推動電子支付獎勵計畫,依每月電子支付交易筆數級距,給予攤商不同獎勵金,但發出的總獎勵金額卻只有966萬元,其中「公有零售市場」攤商設置電子支付已接近100%,但實際發出獎勵金額更僅166萬元。

王欣儀要求,市府除獎勵攤商使用電子支付外,也應研議直接獎勵消費者鼓勵使用,每年並設定目標值,把提升公有市場電子支付的使用率做為精進重點。

民進黨議員陳慈慧也表示,去年全市48處公有市場、商場僅16處新增電子支付申請獎勵,這16處每月平均僅有40幾筆消費是電支,執行狀況需改進,雖然長輩難以改變交易習慣,但市場處仍要研究如何貼近使用者習慣做改善。

產發局長陳俊安回應,傳統市場採購族群主要是中高齡民眾,對於使用電子支付習慣性不如年輕族群踴躍,且多數攤商感覺收現金比較實際,會請市場處加強宣傳或祭出促銷活動,提高使用者意願,另也會對攤商加強教育,讓攤商更習慣電子支付。

市場處長陳庭輝說,電子支付要先鼓勵攤商設置,再獎勵民眾使用,合約有規範傳統市場攤商須設置電子支付,所以公有市場共7182攤已有7152攤設置,設置率99.67%,夜市雖然沒有簽署合約,但有較多年輕人,因此設置率也高達72.9%,不過還有努力空間。

陳庭輝強調,按照「公有中繼市場攤(鋪)位行政契約」,攤商不當拒絕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將會要求限期改善,若逾期未改善且情節重大者可終止契約、收回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