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刑大溯源破獲首宗合成大麻素製毒工廠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臺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毒品查緝中心透過毒品資料庫分析,發現近期市面上流行俗稱「飛行草本」之合成大麻,有逐漸氾濫之趨勢,不僅在網路購物、社群平台大量發散廣告,強調「合法」、「啟靈」、「效果比大麻更強烈」等字眼,更在年輕族群間逐漸流行起來,嚴重戕害國民身心健康。經全面清查網路平台資料,先於111年7月間查獲羅姓主嫌販賣合成大麻案件,並逐層溯源,陸續查獲姜姓(第二層)、黃姓(第三層)、吳姓(第四層)等犯嫌販毒案,警方專案小組續再向上溯源追查,於111年12月3日至桃園市桃園區一帶高級住宅內,查獲合成大麻素製造工廠。
本案犯嫌為躲避警方追查,除了在臉書社團以匿名身分大量投放販賣合成大麻訊息外,並習慣利用多處斷點,增加警方查緝難度。臺北市刑事警察大隊為深入探查埋伏蒐證,與新竹市刑大共組專案小組,報請新竹地方檢察署指揮偵辦,為利偵查執行偵辦人員偽裝成道路清潔人員長期蒐證,於111年12月2日在新竹縣竹北市一帶,趁犯嫌交易大量毒品之際發動逮捕,現場起獲合成大麻120包,總毛重1.9公斤。犯嫌為怕黑吃黑,還隨身攜帶電擊槍、辣椒槍等以備不時之需。另帶犯嫌前往渠位於桃園區高級住宅內搜索後,再查獲製毒原料約2公斤,合成大麻半成品916公克,各項製毒工具、溶劑、乾燥器、加熱爐、包裝袋、封膜機等器具。
警方偵查時發現,犯嫌為取得大量毒品原料,與大陸地區販毒集團合作,用化妝品名義郵寄毒郵包,再設立多處斷點,以規避警方追緝,不法所得逾數千萬元,出入均以名車代步,詢後依販賣、製造及運輸第三級毒品罪嫌移送新竹地方檢察署偵辦。
近年網路通訊發展快速,因疫情肆虐更加速推動網路通訊軟體或購物平臺交易,毒品犯罪模式亦有逐漸朝網路交易化發展及年輕化趨勢,所謂「合成大麻」(俗稱類大麻),在吸食後會產生與大麻相似的興奮反應,但其毒性卻更勝大麻數倍。且有研究指出,過度吸食「合成大麻」,將造成腦部認知功能改變、逐漸喪失協調性與專注力或昏迷之副作用,甚至會傷害呼吸系統,且有致命風險。業者為牟取不法暴利,主打「合法」、「高效」等字眼誘騙年輕人接觸,將對健康產生無法復原之嚴重後果。
圖說:發言人臺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毒品查緝中心隊長黃立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