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旌義義民爺公祭典即將展開 曲樂獻神祥龍獻瑞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2024年北港旌義義民爺公祭典即將於國曆7月1日至6日在北港義民廟展開,此祭典旨在紀念兩百多年前為保衛家鄉犧牲的108位義勇軍以及他們的英勇事蹟。義民爺公普,是為了紀念這些義勇軍「捨生取義」、「為國捐軀」而舉行的普度祭典,與一般民間七月對象是好兄弟的中元普渡截然不同。每年農曆五月下旬,雲嘉南沿海地區村落逐日輪流祭拜義民爺公,至五月最後一日(廿九日或三十日)為祭典高潮。

乾隆52年(1787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北港的108位義勇軍及一頭軍犬為對抗林爽文的軍隊而犧牲,乾隆皇帝御賜「旌義」匾,褒揚這群義士。這些義民遺骸由北港朝天宮法師合葬於現地,立塚建廟,也就是現在的北港義民廟。

祭典開始前一日(7月1日),將前往北港彌陀寺恭請阿彌陀佛及地藏王菩薩、北港朝天宮恭請天上聖母、北港武德宮恭請天官五路武財神、北港昭烈宮恭請武安尊王,共迎眾神到義民廟賜福。祭典期間,北港集雅軒、北港聖震聲、笨港集斌社、北港金聲順及北港新龍團、鳳鳴齋國樂團等,將陸續登場演出。這些具代表性的團體將展示他們的藝術才華,為祭典增添色彩。

義民廟蔡信捧主委表示,義民廟已有236年的歷史,原為國定古蹟,古蹟法改制後為縣定古蹟,義民爺公是非常在地化也是很獨特的信仰,本廟擁有非常多的古物,其中有五件已通過認證為縣定古物,未來將持續推動提報古物計畫,歡迎大家時常到義民廟走走看看。

義民廟管理委員兼總幹事,今年度祭典暨相關活動總召集人杜易宸表示,非常感謝雲林縣政府,支持保存並協助推動本廟獨特的信仰文化,本廟也會藉由來自全國的友宮、信徒來參加祭典的機會,將雲林的美好讓更多人知道。另外也特別感謝北港集雅軒、北港聖震聲、鳳鳴齋國樂團、笨港集斌社、北港金聲順及北港新龍團這些團體發心獻神,為本廟慶典增添多元風采。

副議長蔡咏锝(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表示,早期朝天宮曾代管義民廟一段時間,義民廟的一些文物也曾寄放在朝天宮,兩廟有很深的淵源,且義民廟就位在朝天宮旁的巷弄內,義民廟拜的是飲水思源的精神,我常常在說:「人只要學會感恩,世界就會太平」與大家分享。另外,雲林除了是宗教大縣之外,也有非常多的物產、小吃:不論是北港的大餅、麻油。鄰近鄉鎮水林的地瓜、農產。口湖的烏魚子、水產。都是信徒來雲林沿海朝聖,不能錯過的。

廟方今年精心準備了供品如下:供品禮盒:禮盒內包括米、油、鹽及餅乾等近20項家庭必需品,還有在地種植的米、在地生產的優質米粉、臺灣製大貢香。此外,今年特別準備了由肉鬆搭成的「結肉山」,在祭典完畢後分送給信徒。

此次祭典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憶,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北港義民廟誠邀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共同紀念這段英雄歷史。(照片/北港義民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