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小模命案
作者:on.cc東網-海雲間 (生態評論員)
台灣社會的治安生態,愈來愈囂張。駭人聽聞的「小模命案」案發後,引爆一片網路撻伐,涉案兇嫌之程性男子、梁姓女子,二人的網路貼文、聊天對話截圖,以及他們過去的個人穩私等,全都被揭露。
尤其梁女嫌犯臉書,天天被灌爆,連她的火星文、注音文、可愛相片等,都遭網友砲轟、批鬥。由此可見,這一起誘殺命案,引起多大的社會震撼。
從各大媒體版面,看似這起小模誘殺命案,起因非深仇大恨,亦非一時情緒失控,程姓男子在姦殺小模被逮後,供出梁姓女友才是「主謀」,而這名被殺的女模,還是梁女的「好姐妹」。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一件事,梁女預謀殺害好姐妹的動機,起因竟然僅是「疑因忌妒」。如此草菅人命,能不引起社會震撼嗎?
一般人會對自己好友痛下殺手,多半為了感情或是重大財務糾紛,要不就是酒後亂性或發生爭吵,一時衝動失控,且大部份人在殺人後,會很緊張的逃跑,但是這對鴛鴦兇嫌在殺人後,竟然一點也不在乎,並將死者身上財物洗劫一空,還盜刷死者信用卡,住進豪華飯店、逛街購物、大啖美食,行徑相當跋扈。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兇嫌之一的梁女,不但設計詐騙好友讓自己男友性侵,還在一旁幫忙打燈照明,當死者被殺後,她還敢將死者的手錶,戴在自己的手上。
梁女如此恐佈詭異行為,被網友罵成「冷血蛇蠍女」,這名冷血女,竟然年僅二十二歲。殺人主嫌程男,也年僅二十初頭,同時遭爆料有多次性侵前科,因此他也被罵成了淫男。
梁姓女兇嫌二十二歲,被害小模也是二十二歲,多麼年輕貌美的兩個二十二歲女孩,這兩名面容姣好,又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卻因為其中一人疑因忌妒而起殺機,令兩個女孩同時走上不歸路,最無辜的人,當然是香消玉殞的陳姓小模。
這起小模命案,引發社會軒然大波,治安、詐騙、教育問題,再度成了熱門網路議題,最火紅的議題仍是反廢死。台灣的社會,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出任何大事件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開罵,政治風紀如此、社會風紀如此,任何不幸事件,最終都免不了被消費。
小模命案的鴛鴦兇嫌,案發後被社會大眾指責,是他們罪有應得,誰讓他們如此泯滅天良,去殺害一個無辜女孩呢?他們該受到法律治栽,也該受到社會大眾譴責。然而,我們更應重視的是教育問題,而不是一窩蜂的唾罵。
唾罵能挽回死者性命嗎?唾罵又減輕受害者家屬心中的痛嗎?我們都知道,無論如何譴責兇手,都無法讓人起死回生,也無法消減家屬的傷痛,但是若過度或不當議論,卻可能造成死者家屬的二度傷害。尤其不應拿他們的不幸,作為消費商品。
但是很不幸,台灣只要發生慘絕人寰兇殺案,立即成了消費引用商品。比如反廢死團體,為何總能成功帶動網路熱議呢?因為他們常有效掌握時下兇殺案件新聞,巧妙運用媒體的散播,來達到宣染目的。
並不是我對反廢死有岐見,而是認為反廢死團體,不應該老是引述他人不幸事件,來作為有力的倡導題材,究竟這種做法,或許只是出自善意的聲援受害者家屬,但也可能會造成他們家庭的二度傷害。
台灣現在的社會治安,可以說已經亂成一片了,不是口水可以清除得了。這起女模命案,與平時的兇殺案,沒有什麼兩樣,都是殺人,每個殺人犯的手法、動機,都不一樣,但殺人就是殘酷的事,但我們應重視的不是廢死,也不是口水戰,而是教育問題。
雖然對於安份守己的人來說,無論是隨機殺人,亦或動機殺人,我們都很難真正理解,為何常發生莫名奇妙的殺人案件呢?
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相信身教勝於言教,許多問題人物的家庭,不是父母過度溺愛,就是疏於管教,而父母的身教,也是影響孩子一生重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