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趨緩債優於股 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債注意違約率
專家表示,美國可能持續升息所以債券市場尚未見底,在升息到頂前快速獲利機率不大。
專家表示,美國可能持續升息所以債券市場尚未見底,在升息到頂前快速獲利機率不大。
(中央社台北2023年3月24日電)台股今天漲50.75點,收在15914.7點,成交值新台幣2591.47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投信、自營商同步買超,合計買超158.95億元。自營商買超17.18億元,投信買超28.79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112.98億元。
【時報-台北電】央行升息半碼,金融股卻熄火,在電子攜手傳產攻堅下,台股驚驚漲續創逾9個月收盤新高,萬六在望。台股24日加權指數收15914.70點,漲50.75點或0.32%,總成交值2619.83億元。三大法人買超158.9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13.04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28.79億元及買超17.18億元。 外資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2檔電子股、5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8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1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中信金(2891),賣超1萬1238張,國票金(2889)、開發金(2883)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6008張及賣超4607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聯電(2303)、國泰金(2882),其他依序為中鴻(2014)、寶成(9904)、新光金(2888)、長榮航(2618)及景碩(3189)。 ●外資24日賣超前十名: 1.中信金(2891)收21.40元,跌0.15元或0.70%,外資賣超1萬1238張。 2.國票金(2889)收13.30元,跌0.40元或2.92%,外資賣超6008張。 3.開發金(2883)收12.40元,跌
合庫金(5880)今(24)日召開法說會,在帳列其他綜合損益虧損逾百億的情況下,各界關注金控是否能維持以往的「高配息率」。合庫金董座雷仲達表示,他一直都認為公司營成長果實必須與股東分享,今年將秉持這樣的想法來研議。另外,近日傳出公股人事異動,雷仲達則說:「主動權不在我手上,不好回答。」
歐美銀行包括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等相繼爆雷,引發市場恐慌,對於這場災難性風暴,Stanhope Capital執行長Daniel Pinto痛批,這一切都是聯準會(Fed)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造成。Man Group Plc 執行長 Luke Ellis則示警,未來1-2年恐有大量銀行倒閉。
財經中心/陳慈鈴報導 中央銀行23日宣布升息半碼,利率調升0.125%。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影響,中央銀行自去年3月至今已升息5次,共3碼,調升利率累計0.75
方舟投資(Ark)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日前自曝,她旗艦基金去年大虧逾20億美元。對此,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蓋奇(George Gatch)表示,聯準會(Fed)的激進升息已經戳破股市泡沫,例如方舟投資泡沫的破裂一樣。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台積電供應鏈也是無塵室系統大廠漢唐(2404),今日開盤隨即打到跌停的214.5元價位鎖死,下跌23.5元,法人圈分析,可能原因有二,第一是股息配發率遠不如預期,第二則是去年第四季獲利率不佳有關。 漢唐2022年合併營收482億元,年增達88.24%,並創歷史新高,平均毛利率13.94%則為近10年低點,去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9.99億元,年增44.41%,為歷史次高,全年每股淨利21.25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漢唐董事會擬配發現金股利15元,雖然以絕對金額來說,是歷年次高,但漢唐過去多年來的配發率都在9成以上,這次的配發率只有逾7成,遠不及市場期待值。 此外,法人圈也提到,漢唐去年第四季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都較去年第三季呈現下滑趨勢,營運有下行趨勢的危險。漢唐2022年第四季營收183.85億元創新高,但營業利益15.79億元,季減17.64%、單季毛利率、營益率分別下滑至10.5%、8.59%,分創近11年、近7年低點,另外,因匯損致使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04億元,季減36.78%,單季每股淨利5.36元。
國內金融業踩雷瑞信AT1債券風暴越滾越大,繼5家銀行高資產客戶資產蒸發16億元,證券業也傳出災情,6家券商踩雷2.1億元,37檔境外基金投資損失23.32億元,目前總計國內因投資瑞信AT1債券損失已達41.42億元。
瑞士信貸曝險持續延燒,金管統計金融三業曝險資料,5家銀行共77位客戶持有瑞信AT1債券16億元,境外基金部分則有37檔持有瑞信AT1,曝險總金額約為23.32億元,而6家券商共103位客戶則透過複委託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已經開始登記,總計將有逾千億活水挹注,搭配解封效益,觀光餐飲業可望成為大贏家,激勵觀光股漲勢再起,王品(2727)、晶華(
【時報-台北電】盤中焦點股: 1.毅嘉(2402):自結2月EPS 0.03元,外資周四買超逾9000張,早盤股價28.75元再攀新高。 2.捷波(6161):與研揚(6579)進行策略合作,冀整合資源、擴大經營規模,捷波開盤漲停,研揚股價下滑。 3.穎崴(6515):AI應用引爆,營運季季增,今年續戰新高,投信連5買,放量大漲8%,再寫天價774元。 4.大亞(1609):綠能題材護體,轉投資保瑞藥業豐收,早盤帶量上攻,突破10日線、月線。 5.正崴(2392):TypeC下半年放量出貨,全年營收向上看,跳漲2%直接衝過41元前高。 6.玉晶光(3406):去年每股EPS 29.06元,大賺近三個股本,股價爆量走揚,站穩所有均線。 7.順德(2351):Q1營收估個位數年減,今年有望逐季揚,近期獲三大法人偏多操作,買盤敲進亮燈觸頂,衝上9個月高峰。 8.漢唐(2404):去年度擬配息15元,殖利率逾6%,股價漲多獲利了結賣單湧現,早盤直摜跌停。 9.中鴻(2014):4月盤價全面大漲,內銷價每公噸漲1000元,可望增添營運動能,聞訊彈升近2%,攻克27元及五日線。 10.長科*(65
開發金今日召開2022年第四季法說會,開發金財務長黃碧玲表示,目前開發金雙重槓桿比率超過法令限額125%上限,但不影響使用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配息。目前開發金控是有資本公積大概300多億,依法可以使用公積來配息,但由於特別股股息只能從盈餘發放,無法用公積發放,特別股今年恐無法領到股息。開發金2022稅後淨利163.7億元,年減53.17%,每股盈餘0.98元,雙重槓桿比例128%,超過法令125%上限。黃碧玲指出,受到市場波動的情況下,雙重槓桿比例或者是其他財務比例並不是太好,這也提醒經營團隊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長榮海運(2603)日前公布今年每股預計配發70元現金股利,不僅是貨運三雄之冠,更讓投資人信心大增,也有不少人因此看好公司未來展望,但在配發股利之後,15日開始股價從高點179.5元下跌到159.5元,甚至傳出違約交割的情況,金額高達3985萬元。
(中央社台北2023年3月23日電)台股今天漲103.49點,收在15863.95點,成交值新台幣2302.48億元。三大法人外資及陸資、投信、自營商同步買超,合計買超188.38億元。自營商買超10.65億元,投信買超8.19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169.54億元。
連接器大廠嘉澤為充實營運資金,舉辦現金增資,今(24日)起公開申購,若投資人參與並中籤,可望大賺22萬元超級大紅包,但上車門檻不低,要先準備66萬現金才有資格,比台積電股價還高,非一般小散戶付擔得起。網友看到要掏大筆現金才能抽籤,紛紛哀嘆「才200多張 抽個X喔」、「證券商發大財」、「沒錢抽 66萬韭菜拿不出來啊」、「抽一次20元、很難抽中,每次都是付20買樂透的感覺,最後都不想抽了...」。
國民ETF:台灣50(0050)、台灣高股息(0056)因長線績效穩定,今年3月中受益人數再創新高。不過,專家透露,若能將眼光拉到全球最大股市的美股,可發現S&P500(美國標普500)指數近10年累積報酬達251%,更勝台股的166%;而從S&P500指數中,挑選獲利成長、營收成長與股價成長較好的前段班組成的 S&P500成長指數,報酬則高達284.7%,更勝S&P500指數。事實上,S&P500成長指數囊括美國市值最大的趨勢公司,適合長期存股、穩賺成長財。
小編今(24)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央行意外升息,房貸利率進入2%時代,首購、二房、三房及豪宅戶的地板利率,也跟著同幅上揚,將分別從現行1.935%、2.225%、2.345%,增至2.06%、2.35%、2.47%,公教住宅房貸利率也增至2.06%。
總是喜歡喊著「買金融股來存股」的年輕朋友們,最近應該感受到一陣強烈的寒風!全世界的金融業突然颳起冰風暴,病情最嚴重的美國(加州)矽谷銀行暴斃,曾經叱吒風雲的瑞士信貸被送進加護病房,而去年率先出事的台灣壽險公司,則在金管會一陣手忙腳亂的急救後,暫時回到普通病房觀察。《工商時報》加總14家本國壽險公司公告的財報,2022年總計虧損1兆1,111億元,帳上還高掛著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