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面臨「無水、無勞工」困境?專家:台積電全球布局需考慮氣候挑戰

全球半導體業正面臨著水資源和勞動力的挑戰,引發了有關投資地點的疑問。尤其是那些爭相在美國設立據點的企業,他們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

美國氣候適應投資專家日前指出,台積電和其他半導體巨頭在建設新廠時,需要考慮氣候因素,否則他們的投資可能會化為泡影,陷入「無水、無勞工、無晶片」的窘境;而地緣政治極其複雜的台灣,更應該將氣候適應納入半導體國家戰略,才能建設更好的未來。

氣候變遷預測系統平台Climate Alpha執行長康納(Parag Khanna)及投資總監費拉里(Michael Ferrari)4日在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文章,深入探討氣候變遷對半導體廠投資的影響。Climate Alpha是一個擁有情景預測系統的軟體平台,能對美國各地進行氣候適應風險分析,幫助客戶識別風險和機會。

美國去年通過《通膨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及《晶片和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預計投入逾1兆美元補貼半導體業者及再生能源業者等,亞利桑那州吸引了台積電、英特爾(Intel)、LG新能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等科技巨頭進行投資。

<cite>台積電。(美聯社)</cite>
台積電。(美聯社)

然而Climate Alpha的兩名氣候適應投資專家指出,亞利桑那州正面臨技術勞動力和水資源短缺等複雜挑戰。儘管亞利桑那以低稅收和陽光吸引了企業,但這並不能彌補台積電因高階人才匱乏而不得不從台灣引進技術人員的現實。而且為應對水資源短缺,當地已經有不少廠商被迫向農民購買水權,凸顯未來面臨供水困境的風險。

他們建議,應將投資與資源和韌性地理位置相協調,以實現更好的氣候適應策略,例如五大湖區、加拿大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能源供應,而成為吸引人的投資目標。根據他們的觀點,氣候變遷、投資和地緣政治之間形成緊密關聯,台積電等半導體巨頭應實行更有效的投資策略,以實現氣候適應和自給自足的目標。

缺乏水資源與高科技人才的亞利桑那

Climate Alpha的康納及費拉里(Michael Ferrari)在《外交政策》指出,在美國的立法激勵下,投資熱潮湧向了鳳凰城所在的亞利桑那馬里柯帕郡(Maricopa County),該郡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名列全國之冠,吸引了台積電、英特爾、LG能源等企業擴展業務。然而專家認為,鳳凰城並非未來的羅馬,也非下一個底特律,其根本問題在於勞動力和水資源。

首要問題是勞動力,自從川普時代移民減少、疫情封鎖阻礙人員流動以來,美國一直面臨技術工人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在科技行業,作為美國最具生產力、高薪且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行業,本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人才嚴重不足以及移民政策混亂,導致大型科技公司別無選擇,只能將更多的工作外包到海外。

亞利桑那以其低稅收和陽光的優勢吸引了這些企業,然而,台積電在當地的第一期晶圓廠卻因高階人才短缺(熟練安裝設備的專業人員數量不足),而不得不從台灣引進技術人員,導致原本計劃於2024年完成的4奈米製程技術量產被推遲至2025年。這也引起了人們對更先進的3奈米晶圓廠量產目標能否按計劃在2026年達成的質疑。

考慮到亞洲的地緣政治風險,對台積電而言,在美國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勞動力,能讓其在美國建立第二總部的信心倍增。然而,他們可能會面臨亞利桑那州水供應日益減少的下一波挑戰。鳳凰城地區擁有460萬人口,是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美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僅在過去一年,史考茲谷(Scottsdale)因持續的超級乾旱和科羅拉多河水量銳減,切斷對臨近的里奧佛得山麓(Rio Verde Foothills)社區的供水。隨後,鳳凰城停因為缺乏地下水而暫停對新建案的建設許可。州政府官員正考慮尋找新的水源,例如與以色列的水資源科技公司合作,在墨西哥的科爾特茲海(Sea of Cortez)建造海水淡化廠,輸送至鳳凰城。

水資源匱乏為企業帶來政治風險。這也是歐洲官員對美國《通膨削減法》、《晶片和科學法》等立法感到警惕的原因。在歐洲,各國政府正仔細權衡企業投資的短期利益與地區面臨的氣候適應壓力,歐洲長期以來的嚴格監管一直讓外國投資者卻步。

台積電應更了解這些挑戰,台灣本土半導體產業巨大的能源和水資源消耗成為爭議和困難源頭,島上乾旱會影響生產,而該公司自2015年至2019年間的用水量增加了70%。此外,它深知台灣特殊之處在於技術熟練的人才──正是美國所缺乏的。然而台積電卻在鳳凰城加碼投資,此地工業長期缺乏穩定水資源供應、有限的可再生能源,近期停止建設新住宅也將使其難容納移民增加。

<cite>亞利桑那州的農田與拖拉車。(美聯社)</cite>
亞利桑那州的農田與拖拉車。(美聯社)

北美半導體業的氣候適應與地點抉擇

在氣候變遷日益加速、全球人才競爭趨於白熱化的背景下,制定適切的工業政策,如何更好地選擇投資地點成為一個關鍵問題。Climate Alpha的兩名氣候適應投資專家指出,相較於亞利桑那州等地,一些具有較高氣候適應能力的州開始更有靈活性地吸引投資。

近期數據顯示,伊利諾州是全美企業擴張和遷移的熱門選擇,芝加哥大都會區以及整個州都積極宣揚其稅收優惠、價格低廉的房地產、成長潛力,以及為企業應對氣候變遷提供資金補貼的優勢。密西根州和俄亥俄州等大湖區也積極推動國內外商業投資,同時強調可負擔性和氣候適應計劃。

鄰近美國的加拿大,在吸引外國技術工人方面也取得成功。加拿大雖然缺少類似美國《通脹減少法》的稅收優惠,但在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關鍵礦物和水力能源方面資源豐富。面對不斷加劇的氣候變遷威脅,美國應該對其堅定盟友加拿大感到更加感激。

加拿大擁有北美洲上最具氣候適應能力的不動產,每年吸引約100萬名永久移民。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和加拿大可更積極建立起自給自足的北美聯盟。從地緣政治利益、經濟競爭和氣候適應等多個角度來看,這麼做不僅能自主滿足關鍵商品和產業的需求,減少海外供應鏈中斷的影響,還能同時降低大陸間貿易所帶來的不必要碳排放。

<cite>美加關係。美國總統拜登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G7廣島峰會期間交談。(美聯社)</cite>
美加關係。美國總統拜登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在G7廣島峰會期間交談。(美聯社)

台積電全球擴張的風險

Climate Alpha的兩名氣候適應投資專家在文末指出,台積電作為台灣的「矽盾」與重要產業領袖,還有更複雜的地緣政治後果需要考慮。近年來中國的威脅、環境壓力以及疫情對供應鏈的干擾,迫使台積電等公司重新考慮生產佈局;與此同時,中國正追求半導體自給自足。

台積電目前正積極將其生產從日本擴展到美國、歐洲和印度等地,以實現全球布局的多元化。該公司及其競爭對手在追求多元化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中國可能會利用影響力對這些晶圓廠的在地政府施壓,使它們難以遵守美國主導的高端技術出口管制。

同時對於美國來說,未來5到7年內,如果不再主要依賴台灣供應大部分半導體,那麼華府是否願意在軍事上捍衛台灣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工業政策再度成為國家安全和經濟戰略的熱門話題。然而,制定有效的政策需要將對產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與地理位置的資源和韌性相結合。能夠將氣候適應納入其戰略的國家,將能更好地響應未來的挑戰,並建設更加穩健的未來。

<cite>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輝達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右)在鳳凰城會面。(美聯社)</cite>
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輝達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右)在鳳凰城會面。(美聯社)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