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勞工局前進臺南高商宣導勞動法令 提醒就業隱私避免學子求職受騙

南市勞工局前進臺南高商宣導勞動法令,提醒就業隱私等知識,避免學子求職受騙。(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勞工局前進臺南高商宣導勞動法令,提醒就業隱私等知識,避免學子求職受騙。(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勞工局前進臺南高商宣導勞動法令,提醒就業隱私等知識,避免學子求職受騙。(記者李嘉祥攝)

學校學期初開始,有許多青年學子持續找兼職打工,考量學生涉世未深易被話術矇騙,加上近年詐騙手法不斷翻新,臺南市政府勞工局特邀請具專長的勞動法令講師前進校園,於國立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大禮堂舉行宣導活動,除講授求職除需注意勞動相關法令,也提醒注意薪資需公開揭示及提防就業隱私等事項,避免青年學子求職就業受騙。

國立臺南高商大禮堂聚集全校師生,聆聽勞動法令資深老師謝惠娟宣講。謝惠娟從法令及近來發生的海外工作高薪詐騙等案例切入,提醒學子找工作時提高警覺,並從案例中了解尋職需注意的「357口訣」,個人隱私需慎防,找工作薪資低於4萬元需公開揭示等基本常識,另也透過有獎問答及滿意度調查互動加深學子印象,還送出文青小禮,學子反應熱烈。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無良雇主常利用時事或青年學子急需打工及尋職心態,設計出新型求職新騙術,如居家辦公或疫情不便外出為由,誘騙強制集體扣留軟禁居留,迫使交出提供個人存摺及身份證件,或另佯裝以購買可以在家工作之材料進行家庭代工、或告知幫公司會計取款至超商提款擔任提款車手,並以疫情不方便進行直接面試,以線上運用通訊軟體面試或提供個人身份證件或帳戶等個人資料,類似的詐騙手法一再翻新,花招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勞工局就促科長沈淑敏說,很多徵才廣告在薪資部分常會標註「面議」二字,提醒求才雇主,設立職缺如每月經常性薪資未超過4萬元,須依據《就業服務法》規定揭示薪資範圍,也應保障求職者或員工個人隱私資料,規定招募單位在招募或正式僱用員工時,不可任意要求求職者或員工留置個人身分證、工作憑證或其他證件,或要求求職者或員工提供就業隱私資料,違反規定者可處6萬至30萬元罰鍰。

市長黃偉哲也提醒青年學子,近來海外高薪工作遭詐騙新聞一再的出現,赴海外工作應特別要注意不被高薪誘惑,也需注意自身能力及各項的條件,免得受騙而自己渾然不知,屆時需要尋求家人協助救援,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