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立人國小創作繪本及翻翻書鏈結歷史記憶 開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旅程

南市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與教師帶領學生創作繪本及翻翻書,鏈結米街、市集與溪流歷史記憶,開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旅程。(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與教師帶領學生創作繪本及翻翻書,鏈結米街、市集與溪流歷史記憶,開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旅程。(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立人國小校長王全興與教師帶領學生創作繪本及翻翻書,鏈結米街、市集與溪流歷史記憶,開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旅程。(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北區立人國小周遭古蹟、美食、塔樓、廟宇林立,擁有得天獨厚在地的教學場域,號稱為「最酷的小學」;為祝賀「臺南400、立人125」,最酷小學立人國小在開基玉皇宮、名譽會長王仁安的資源挹注下,出版《鴨母寮綺遇記》、《米街的美麗與哀愁》兩本繪本,另外也出刊《翻閱,德慶溪》翻翻書,藉由文字創作、美學繪畫,以及數位創作的力量,探索立人國小與臺南歷史文化的連結。

立人國民小學創校於1898年,具有125年的悠久歷史,校址位於德慶溪畔,校長王全興帶領學童就地尋根,遙想當年鄭成功率領25000名大軍,乘著小船進入台江內海,沿著德慶溪而入,在三老爺宮夜宿紮營,寫下臺灣歷史新的扉頁,並藉由創作繪本和翻翻書,開啟一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的旅程。

王全興校長表示,溪流是連結地方記憶和土地的重要角色,如今的德慶溪隱身於立人國小的南側巷弄,以前沿線聚集養鴨人家,被稱為「鴨母寮」,三老爺宮廟埕聚集的市集在日治時期集中管理,成為現今鴨母寮市場前身。走過百年,鴨母寮市場已是臺南三大傳統老市場之一,市場中隱藏不少美食,此次特帶領孩子進行田野調查、採訪商家,試圖拼湊德慶溪的故事。

米是人民倚賴維生的食糧,「米街」最早出現於1807年,是府城早期商業蓬勃發展的地帶,因設有許多米糧商鋪而得名,隨時帶變遷老店凋零,米街繁華不再,後改名為「新美街」,取臺語「米」與「美」同音;米街就跟很多城市的浮沉起落一般,有著任由荒廢的老屋,多年前因一群年輕人進駐,為沉寂許久的新美街重新注入了活力;如今的米街已經老屋翻新,聚集年輕一代開設文創商店,學校附近的米街是翻閱過往的最好教材,老師帶領學童邊走邊聆聽解說,搜尋繁華過往,將流金歲月片段放入繪本中,內化成為創作火花。

王全興說,透過學生與教師共同編纂的故事內容與景物彩繪繪本,可引導學子認識在地家鄉與文化資產,提升日常生活周遭文化資產議題的關注,進而感受家鄉之美,激發愛鄉愛土情懷,邁向自發、互動、共好的素養世代;另一本翻翻書則是試著重拾光耀,帶領孩子溯源、記錄400年來發生在臺南土地上的美麗風華,找回孩子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為保存文化盡一份心力。

學生林盈辰表示,創作繪本的過程中不只對臺南有更深的認識,也學會運用不同的水彩技法,繪本內設計躲藏的貓咪,是為了讓小朋友們在閱讀時,同時具備尋找的樂趣,也讓畫面更生動有趣,完成後相當有成就感;學生麥沛琳說,「鴨母寮綺遇記」是首次創作、出書的繪本,未來更努力充實能力,讓自己有更多面向的發展。學生陳睿鍇說,與老師、同學一起繪畫時光,學到了分工合作,雖然很辛苦,但樂在其中。

王嫺彤說,能參與米街的繪本活動覺得很有趣,設計人物、背景時還需要考慮到字的位置,幸好有如期完成,也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可以參與類似活動;學生吳愷昕說,畫繪本讓他學到分頁、設計橋段,也透過事前採訪更了解鴨母寮市場內古早味的美食、攤販商家,希望下次還有更多新奇好玩的課程;學生羅采葳說,故事書內容提到臺南的歷史,繪畫過程中查找資料、彼此討論、創作故事,也讓大家更深刻知道這些歷史。

王全興指出,立人國小出版的繪本、翻翻書,和透過科技所完成的雙變卡,將透過紙本閱讀、數位閱讀、實地走讀,和遊戲閱讀方式,成為學校和社區共享的教學媒材,將「臺南400,立人125」文化的無形價值化為有形的資源,帶領學子瞭解「臺南400」在歷史的定位、文化脈絡與意義價值,進而體會這片土地獨特的特質,也邀請讀者跟隨三本專書的介紹來一場紙上的踏查,開啟文史、美學、科技與教育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