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名單揭曉 十九件工程績優獲獎

南市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名單揭曉,工務局辦理的「仁德區文賢路拓寬工程暨三爺溪排水文賢橋改建工程」有效減輕自重及良好鋪面耐久性,表現優秀獲獎。(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名單揭曉,工務局辦理的「仁德區文賢路拓寬工程暨三爺溪排水文賢橋改建工程」有效減輕自重及良好鋪面耐久性,表現優秀獲獎。(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名單揭曉,工務局辦理的「仁德區文賢路拓寬工程暨三爺溪排水文賢橋改建工程」有效減輕自重及良好鋪面耐久性,表現優秀獲獎。(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第四屆公共工程優質獎得獎名單揭曉,在市府2千多件工程中,由各機關擇優推薦25件工程參選,經評審結果有19件工程獲獎,其中特優5件、優等6件及佳作8件。

市長黃偉哲表示,從本屆公共工程優質獎特色可發現市府工程團隊已從對工程品質的要求,進而在規劃設計階段妥適分析及評估施工難易度、職業安全風險,還有對環境、交通影響及後續維護管理跟使用,都有很大的進步,期勉未來能更進步的提升品質,以提供市民更優質的公共設施及生活休閒環境。

南市府指出,工務局辦理的「臺南市仁德區文賢路(臺1線至保安路)拓寬工程暨三爺溪排水文賢橋改建工程」,是市府首次採用鋼床鈑鋪面流動性瀝青混凝土,可有效減輕自重及良好鋪面耐久性,廠商重視職安並落實施工品質控制、協助主辦機關辦理多次職安及品質之教育訓練與觀摩,表現優秀;九份子國民中小學辦理的新建工程,是南市第一所結合幼兒園、國小、國中,跨越不同年齡教育的學校,規劃設計階段即已完整考量校園分域使用及需求、教育功能特性及永續使用,不僅獲得九項鑽石級綠建築證書,於生態工法及環境維護方面也提供多元互動空間給學生學習交流,多彩活潑外觀也豐富學生美學培養。

水利局有3件工程獲獎,其中「三爺溪排水治理工程-萬代橋至塗庫仔排水護岸整治工程」採降低戧台高度及基礎加強,達到既有護岸材料資源再利用、降低建造成本及降低對用路人影響,並於仁德滯洪池北池新設抽水井,採智慧防汛建置遠端監控影像及數據,可即時監視並遠端操控抽水機組運作,有效調節滯洪池水位,同時結合滯洪池及淨水廠的環境營造,落實「治水、淨水及親水」治理目標;「臺南市安平污水下水道系統承天橋過河段備援管線新建工程」,以小經費達到維護管理大效益,為安平污水系統提供繞流安全設施,並可使用切換閥門進行既有管線清淤作業及後續管理維護使用,增加使用年限,施工前使用場鑄箱涵連接打通既設人孔,節省管遷費用約220萬元,並避免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影響。

「臺南市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抽水站新建工程」可有效降低麻豆工業區淹水,且減低空氣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抽水站柴油引擎設計採符合美國及歐盟限制廢氣排放標準,角齒輪減速機及傳動系統設計採電控離合器以達到自動投入抽水功能,搭配儀控系統進行兩抽水站間監控,進而達到智慧化管理。

市府指出,另6件優等工程包括文化局「岸內糖廠公共空間環境改善工程」、工務局「市道172線安溪寮段至白河區拓寬工程」、鹽行國民中學新設校工程,以及水利局3件「大內區石子瀨排水抽水設備更新應急工程」、「龜子港排水護岸治理工程3K+943~4K+241」、「臺南市永康區污水下水道系統PA分區用戶接管工程第二標」等。

佳作工程部分包括下營區公所「東興國小通學步道建置工程」、工務局「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轉型多元長照資源中心整建工程」、文化局「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第二期改建工程(典藏研究中心),以及水利局5件「新營區K幹線中正與長榮路口分流箱涵工程」、「歸仁區市南10分洪排水工程第三期」、「玉峰里中坑部落野溪整治延續工程」、「三爺溪排水中下游治理工程-萬代橋至後壁厝排水出口六工區」、「109年度豪雨七股區14號水門災後復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