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舉辦高教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 展現五大領域發展特色

南應大高教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展現五大領域發展特色,吸引高中端上游學校師生入校參觀。(記者李嘉祥攝)
南應大高教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展現五大領域發展特色,吸引高中端上游學校師生入校參觀。(記者李嘉祥攝)

▲南應大高教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展現五大領域發展特色,吸引高中端上游學校師生入校參觀。(記者李嘉祥攝)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於圖書資訊大樓舉辦「112年度高等教育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成果展」,展示學校在教學創新、社會責任、產學合作、提升高教公共性、推動校務研究等五大領域的豐碩成果;因內容精進,成果展期間受到許多高中端上游學校師生,以及來自校、內外民眾參觀,對成果表達高度肯定。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長楊正宏表示,該校積極推動教學創新,透過引進新創產業專業師資,設有多元跨領域學分學程,並將「AI程式與數位生活」列為校通識必修課程,除提升學生專業實作能力,也強化學生跨域學習的興趣,縮小學用落差,也回饋在學生校外競賽的表現,不僅在國際上獲得iF、A’ Design Award and Competition等獎項之肯定,國內新一代設計「金點新秀設計獎」各類組入圍連續蟬聯第一、全國際技能競賽等賽事也都表現優異、獲獎無數。

楊正宏校長指出,除教學外學校也深耕社會責任,積極與地方社區合作,以學校專業協助地方創生,擴大社會影響力,共執行2件個案型計畫及5件種子型USR-Hub計畫,可看出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用心。其中深耕型「志在琉鄉-全島啟動.價值再造」計畫與小琉球在地結合,落實扎根教育、環保減塑、生態保育和旅遊提升等四大永續發展面向;全臺唯一「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主導的萌芽型USR個案計畫,除推廣傳統刺繡技藝與文化,並拓展至東南亞進行推廣與交流。另學校也將USR實踐的理念融入課程,開設專屬通識課,與嘉南藥理大學合作跨校共學,增進校際間師生更多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南應大表示,五大學院各專業領域積極與產業結合,進行產學合作,透過學用契合、就業領航、產學增益、研發升級等策略,加強產學合作連結,同時強化學習與傳承,邀請具創業經驗的專家分享產業應用,鼓勵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學生職場就業競爭力;在國際化方面落實國際內聚與國際外推,邀請德國包浩斯大學視傳、美術系教授及藝術家來校講座與交流合作,並受邀至法國參加尼斯參與嘉年華演出,同時配合教育部推動學海築夢、新南向學海築夢、學海惜珠、學海飛颺等計畫也成效斐然。

在提升高教公共性方面,透過完善就學協助、建構友善校園方面,以提供安心、溫馨的學習環境,加強對經濟、文化弱勢、原住民及境外生等的學習輔導與資源投入,落實族群公平與和諧就學。精進領航技優方面,開設造型設計、智慧科技產業行銷、設計實務精進、動漫精進實務、餐旅等五大技優類專班,透過技優專屬學習、技術與就業輔導機制,為其量身打造課程模組與學習路徑,提供技優學生個別化學習機會與主動輔導措施,以激發其潛能,精進其學習表現。

楊正宏強調,在推動校務研究方面,學校持續進行人才培育、弱勢輔導、產學合作、國際化、社會影響力、校園永續力等校務發展所需的研究與分析,提供循證資料以研訂校務發展策略,同時定期更新校務平台資訊,透過校務資訊公開,廣納各方建議,以共同提升教學品保、學術與校務之發展與落實。

南應大表示,從高教深耕計畫與USR實踐所展現的豐富成果內容,可看出學校以多元和創新的教學相長,培育新世代的優質人才,並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展現出學校在教育創新、社區合作、研究推動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亦顯示出學校在培育人才和服務社會方面的努力,以及追求教學創新、社會責任、產學合作、高教公共性及校務研究上的持續精進和卓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