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專欄:英女王成了 英國人的感情中心

倫敦西區發生大火,全部死亡人數可能近百人,英國政府與倫敦市長沒有第一時間妥善處理引發民憤。但當女王到場慰問災民,災民們的心情就好多了,民憤也因而得到紓解。

2016年,英國當代最著名的通俗歷史作家威爾遜(A. N. Wilson)出版了一本描述當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女王論》(The Queen),書中對女王極其推崇。他指出,從女王母后(喬治六世的王后)到伊莉莎白二世,英國皇家樹立了一個傳統,當國家需要,皇家就一定會在最需要的地方。近代英國問題重重,皇家就是團結人心最大的支柱。

英國的「九一一事件」

就以女王母后為例,在二戰期間,德軍的炸彈曾經炸到白金漢宮與溫莎堡,但女王母后卻是哪裡有炸彈就往哪裡跑,去鼓舞士氣。正因為女王母后有著奮不顧身的精神,所以英國人對她至為感激,她死後英國人自動湧往悼念。至於伊莉莎白二世,她於1953年登基加冕,至今即將65年,她雖然只是君主立憲的虛君,但她卻成了英國的精神領袖。

就以6月14日倫敦西區一棟24層公寓大樓葛林菲爾塔(Grenfell Tower)發生大火,大約失火1小時後,整棟大樓變成了一根大火柱,火勢延燒了11個多小時仍未撲滅。截至目前已確定有79人死亡(6月19日資料),全部死亡人數可能逾百人,比任何一次大型的恐攻事件都要嚴重。這次倫敦大火已被人認為是英國的「九一一事件」,有許多人都是跳樓逃生摔死。這次大火死亡的慘烈,真是非戰事的最大公共安全事件。

根據截至最近的訊息,人們已可歸納出幾個訊息:

1、倫敦的肯辛頓區(Kensington)乃是貧富懸殊的區域,有錢人住在南區,窮人住在北區與西區,失火的大樓則在西區。倫敦市政府對大樓的管理鬆懈,該棟大樓在翻新時所用的隔熱鋁板,它的夾層乃是不防火的聚乙烯材質,這種材質在美國已禁用於12公尺以上的建築,但英國卻照用,它就是這次大火的罪魁禍首。另外則是大樓的自動灑水系統也故障,唯一通往外面的樓梯也被堵塞,這都顯示了英國內閣政府對建築安全的失責,以及倫敦市政府的疏於管理。

2、對於如此巨大的災難,事發後政府的負責人就應抵達現場安定人心,並做出究責決斷,但倫敦市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卻晚了半拍,因此災民們對他沒有好臉色,他被人包圍怒吼,甚至有人向他丟水瓶洩忿。至於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她事後雖然到火災現場視察,也承諾撥款640萬英鎊(約2億5331萬元新台幣)協助災民,但對如何善後並沒有腹案。她在現場也只與警消接觸,卻不與災民互動,她遂被包圍嗆聲說「你不受歡迎」,於是文翠珊只得狼狽離去,這場大火可能會引起民變。

女王與王子一同探視災民

但就在這時,英國人想不到,伊莉莎白二世這位高齡90歲的老祖母卻出現了,她在6月16日與孫子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一同前往探視災民。女王與王子到了暫時安置災民的地方,與災民、志工交談,並檢視了各界捐助的救災物資,她也讚許了消防人員的英勇與各界的慷慨捐輸。老祖母級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一出面,災民們的心情就好多了,民憤也因而得到紓解。英國有了這位老祖母女王,她雖然不是實質的國家領導人,而是虛君,但卻發揮了國家道德象徵的更大作用。倫敦大火與她毫無關係,她不到現場也沒有人會責怪,但她卻帶著孫子威廉王子去災區現場跑了一圈,表達了皇家對災民的關切。女王一個人所做的事,就已超過英國首相與倫敦市長。英國這位老祖母女王真的很不一樣。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威廉王子的陪同下到現場慰問災民,為救援人員和義工加油打氣。(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威廉王子的陪同下到現場慰問災民,為救援人員和義工加油打氣。(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到現場慰問災民,為救援人員和義工加油打氣。她說,全民在悲痛中團結一心,共同堅強面對難關,支持那些在災難和恐攻中受到嚴重傷害的人。(美聯社提供)

前述的英國作家威爾遜在《女王論》裡指出,近代的王室自從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以來,就在摸索最適當角色。維多利亞女王不管現實事務,但卻透過影響力將英國帶向福利國家;到如今伊莉莎白二世的現實權力更被稀釋,但她更努力地成為國家國格的象徵。

就以歐洲國家的反難民潮來說,英國女王早在15年的耶誕演說裡,就以《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的精神,勉勵英國人要有博愛的精神。正因女王的感召,英國的反難民言論遂受到抑制。維多利亞女王自勉要成為英國人——窮人與富人的王,所以她講究平等、博愛,她的這個精神也被伊莉莎白二世繼承。倫敦大火受害的都是窮人,她特別關心,女王到場慰問災民,帶著威廉王子,就是要宣示皇家對災民的同情。英國女王對災民是有感情的。

如今台灣可有「女王」?

因此,一個國家必須有人扮演感情凝合劑的角色,哪裡有災民,他就應在哪裡。因為女王表達了關心,官使們遂不好意思不去關心。

由英國女王的表現,我就想到了台灣。台灣是個多意外的地方,火災或水災經常使人受害,如果我們的統治者對人民的受害能有感同身受的感情,一定會風塵僕僕到各個災區走訪慰問受害的人群。如果統治者關心,各地的官使們就自然不好意思沒有做好防災事宜。就以最近大雨成災、菜價大漲,人們痛苦不堪,但各個災民可曾看到重量級人物前去表達關切?

*作者為社會觀察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581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這一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謠傳崩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冕、長江三峽大壩開始蓄水
曼城恐攻》英國女王探視受傷孩童 感謝醫護人員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