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中止「全面軍事協議」 反制平壤挑釁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南韓總統尹錫悅4日批准國務會議提案,正式中止《全面軍事協議》;南韓國防部隨後也宣布,將在南北韓軍事分界線(MDL)、西北部島嶼交界,重啟各項例行演訓與部署任務,藉此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嚇阻北韓挑釁。

重啟邊境軍事活動

南韓「韓聯社」報導,鑑於北韓5月27日發射軍用偵察衛星失敗後,連續多日對南韓發起電波干擾、試射武器與空飄「垃圾氣球」等挑釁行動,南韓國務會議以「南韓國民生命與財產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為由,4日上午通過中止《全面軍事協議》全部條款內容,並送交尹錫悅簽署批准;該協議已於下午3時起(臺灣時間下午2時)失效,南韓將重啟在邊境的軍事活動。

南韓外交部表示,由於此項決策攸關區域穩定,因此3日已循外交管道,知會美、日、俄、「中」;而美韓同盟將持續緊密溝通合作,應對北韓後續的挑釁行為。

南韓前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2018年9月19日簽署《全面軍事協議》,明文規範雙方與美軍停止在「非軍事區」(DMZ)周邊實施軍演、偵察等軍事性敵對行為,同時透過設立禁航區、訓練範圍禁區,以及在北方分界線(NLL)一帶劃定「海上緩衝區域」,降低雙方衝突風險。不過,北韓去年11月發射偵察衛星引發雙方齟齬後,當月已片面宣布全面廢棄協議,如今南韓也中止協議,恐進一步加劇朝鮮半島緊張。

南韓中止《全面軍事協議》後,將重啟邊境軍事活動。圖為南韓軍方5月初舉行演訓。(取自南韓「國防日報」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