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醫界反擴招抗爭持續 醫科教學與前線醫療亮紅燈

南韓醫界反對政府擴大醫學院招生的抗爭持續,儘管法院於5月16日二審判決,認定增加招生的必要性,醫界仍表示將持續上訴。但法院判決讓政府有如吃下定心丸,宣布明(2025)年起增收1500位醫學生;面對窘境,原本表達全面反對增收的醫界,態度出現些許轉變。

醫院教授協議會委員長姜熙京表示,「在當前設施與教授人力負擔得起的狀況下,先展開醫學生擴招,接著若有更為科學的根據出來,然後討論出共識,再得出正式的醫師擴增人數,這是我們的提案。」

截至5月28日,仍有超過9成的實習與住院醫師尚未復歸,以表達抗議。不僅醫院手術時程被延宕,也因曠職超過3個月而無法參加資格考試,面臨留級危機。醫科教育與醫療差池仍將持續;對此,醫科教授呼籲大眾予以理解。

首爾大學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河恩珍指出,「當前實習住院醫師並非在罷工,而是對未來在醫界的生活,還有對現在醫療政策的大方向,存在無法發揮信念的絕望感而辭職。」

近來,南韓包括小兒科、婦產科等基礎項目,出現醫學生報讀缺額擴大;許多現職醫師為求更好待遇、轉往醫美發展;首都圈以外地區,則出現醫療人力不足,政府因此祭出擴大招收醫學生的方案。

醫界則批評政府未充分協商,就頒出增收2000人的龐大數字,而當前醫科教授與設備,根本無法負荷龐大增額;加上少子化嚴重,擴大招生只會導致未來醫療品質惡化。但面對醫界與政府對立,多數民眾都希望醫生們能早日回歸。

就醫民眾說:「患者與家屬們有多心急煎熬,我深有同感所以很清楚。」

就醫民眾說:「 我老婆原本要動手術到現在都沒開始,原本4月20日要開刀

拖到現在,真讓人感到不安,因為醫院完全沒有來任何聯絡。」

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醫界人士對增收醫學生表達反對或憂慮;但民眾態度則完全相反,有7成認為招生有必要性。而南韓政府則軟硬兼施,宣告擴增招生人數無法改變的同時,對復歸的住院實習醫師也會減少懲處。

南韓保健福祉部次長朴敏守表示,「住院實習醫師的集體行動並未改變任何事情,政府會盡最大努力讓復歸醫師的不利減到最低。」

公視國際記者楊虔豪報導,「反對醫學院擴大招生的抗爭已超過3個月,沒有讓步的政府和不願妥協的醫療界持續對立,導致就醫民眾擔憂與不安增加,南韓輿論認為這是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南韓醫界反擴招抗爭持續 醫科教學與前線醫療亮紅燈
「打開布拉格」10週年 首次開放捷克總統官邸
以軍、真主黨交火死傷人數增 聯合國黎巴嫩臨時部隊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