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逼讓座嗆「爸媽怎麼生的」!為何長輩總覺得應該讓?全因1975年這件事...醫嘆:誰才是弱勢


博愛座又掀存廢爭議!台北捷運一週內接連發生2起讓座衝突,一名年輕女OL連上12小時班,疲累坐在博愛座休息,遇到老人要求讓座,又加上另一名老人一旁幫腔,讓OL不堪受辱頭撞柱後血流滿面;另一起為年長者要求年輕男乘客讓座,被拒絕後竟用雙掌合擊對方頭部,嗆聲「爸媽怎麼生的」,最後年輕男提告傷害。

不少民眾認為應該廢除「博愛座」,但也有民眾認為需要保留、照顧隱性需求者。台北捷運表示,受限於中央法規,無法單方面取消博愛座,會嘗試更有力度的呼籲與宣導。

過去衛福部社家署曾將擴大「實際需要者」優先乘坐對象草案送立法院審查,不過碰上新舊任立委交接屆期不續審;社家署也允諾會儘速凝聚社會共識重提修法。

捷運警察隊表示,今年1至5月計有22件因座位引發糾紛,其中有14件為禮讓博愛座導致,對於屢屢發生博愛座讓座產生的糾紛,警方認為「博愛座」非「老人座」,是提供給「真正需要使用的人」,若引發糾紛將依法究辦。

捷警隊呼籲,「博愛座」非「老人座」,凡行動不便者、孕婦、身心障礙或身體不適等旅客皆可使用,請旅客發揮同理心將座位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並遵守大眾捷運法及相關旅客守則。

若在車廂、月台或其他捷運系統內遇有糾紛等緊急事故,請按下最近之通話器按鈕,警方獲報後將盡速趕往現場處理,如有違法絕對依法究辦。

作家苦苓在臉書連發兩則貼文,不僅喊話「即刻取消博愛座!」還說應該發起「佔領博愛座」的運動:「我也一樣花錢買票,為什麼有座位不能坐?有需要的人自己去找有愛心的人讓座,相信溫情一定滿人間,但我就是不想站起來讓座⋯不行嗎?」

博愛座讓座
博愛座讓座

上班12小時被要求讓座 女用頭撞柱送醫

回顧近期2起北捷讓座衝突,一名80歲老婦人搭乘捷運象山線,要求坐在博愛座的25歲林女讓座,林女稱已上班12小時,身體不適需要座位休息,沒想到另一名80歲李姓老翁也出面逼林女讓座,雙方爆發衝突。

林女情緒不滿出手拍打李男,雙方在復興崗捷運站下車後,站長及站務人員調解後,李男要林女當眾道歉否則提告,林女最後道歉,但卻突然情緒崩潰朝站體柱子連撞好幾下,當場血流滿面,最後被救護車送醫,所幸性命無礙。

29歲男拉肚子不適拒絕讓座 遭75歲老翁掌摑

另一起衝突為75歲老翁,自公館站搭乘北捷松山新店線列車,當車開往中正紀念堂途中,他見頭戴黑色運動帽的29歲尹姓男子坐在博愛座上滑手機,便開口要求讓位給多病的自己坐。

尹男回覆說自己拉肚子不舒服也需要坐、無法讓座,怎料老翁當場暴怒不斷指著大罵「沒教養」、「爸媽怎麼生的」還用雙掌合擊年輕男子左右太陽穴,一旁女乘客看不下去上前聲援,還嗆老翁「再活也沒幾年」。

捷警到場後告知雙方當事人相關權益,後續由轄區分局依傷害罪受理偵辦。

曾被逼讓座 醫籲取消博愛座:別人家小孩死不完

對於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表意見,他說自己對於這類讓座新聞,早就麻痺了,認為不是博愛座的問題,而是有些睡很飽的長輩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

姜冠宇醫師指出,早在20年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轄下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就有研究:長期12小時的工作班次,與一般理想上8小時的工作班次相比,工作12小時的人,在9到12小時的工作時間內會警覺性降低、疲勞增加、認知功能下降,會導致工作表現惡化或工作速度的減慢。

換算起來就是10年前《刺胳針》期刊的研究:相較於每週工作40小時,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會使心臟病風險增加13%,中風風險增加33%,「所以到底誰才值得被讓座?」

姜冠宇醫師表示,退休後每天享受健保的方便,別的國家都沒辦法這樣,而且國外長壽指南都說長者要健康,其實應該站起來多走動多運動,所以到底要位置應該要誰讓誰?

「我會這樣講,是因為我以前累到昏睡在公車上,也是有被好事的老阿姨叫起來讓座給長者;如果是今天的我,我會現場吼她:『白目,沒看到我很累嗎?』妳以為在積功德,其實在增加業障。」

博愛座讓座博愛座起源
博愛座讓座博愛座起源

此外,姜冠宇醫師在另一篇臉書貼文更呼籲,未來「博愛不讓座」,對方越凶悍,越要溫柔堅持住,「這樣才能教育那些自以為看不順我們的長者,何謂真正的『尊重』。社會若有素質,根本不需要博愛座。」並附上「覺得生氣」的感受。

有網友分享長輩會拿雨傘攻擊坐在博愛座上的年輕人,姜冠宇醫師則回應,「對他們來說,別人家的小孩死不完」。

姜冠宇醫師更表示,博愛座應該全面取消,取消之後大眾就會有更正確的認知了解「誰要讓誰」,不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博愛座讓座新聞,讓他看了就感到煩。

那些讓座的新聞,我早就麻痺了? 不是博愛座的問題,而是有些睡很飽的長輩 根本何不食肉糜,無法理解誰才是真正需要讓座 上班12小時以上或反應已經累垮的,才是真弱勢 早在20年前,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轄下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

由姜冠宇醫師發佈於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從何時開始有博愛座?要追溯到1975年

有網友在PTT詢問, 老人會覺得「被讓座是應該的」是誰的問題?對於台灣老人好像覺得「讓座」天經地義,但反觀國外,年輕人讓座,老人還會生氣「我沒這麼老」,為何會有這樣大差異?

事實上,依據網路資料可以「考古」出博愛座的演化史。

根據聯合報報導,1975年08月27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在台北行政會議上表示,台北市不但要注意經濟建設,也應該注意精神建設,例如:等公車不排隊,在車上不肯讓座給老弱婦孺,這看起來是小事,其實是反映道德的低落,之後台灣各地就紛紛掀起了「學生讓位運動」。

至於「博愛座」由來,在1976年4月2日,聯合報曾報導,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多家客運公司響應,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希望市民乘車時主動讓座老弱婦孺。

博愛座由來博愛座歷史博愛座讓座
博愛座由來博愛座歷史博愛座讓座

而被稱為「懷舊達人」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臉書於2019年就曾分享一段故事,討論博愛座的設置,起初是台北市公車業者為追思已故前總統蔣中正逝世周年,因而共同協議開始的措施。

真的應該取消博愛座的設置了 其實每個位子都可以是博愛座

由張哲生發佈於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北捷:無法單方面取消博愛座 將再加強宣導

對於近期頻傳年長者在捷運上以言詞羞辱、動手打人方式逼人讓出博愛座的事件,外界質疑是否應該廢除博愛座,台北捷運回應,受限於中央法規,無法單方面取消博愛座,會嘗試更有力度的呼籲與宣導。

北捷說明:「博愛座是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且配合交通部頒布「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規範而設置,並非北捷單方面可以廢除,但會加強宣導,博愛座是禮讓給「有需要的人」,而非僅限年長者可坐。

衛福部擬重提修法 擴大博愛座優先乘坐對象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去年9月曾提出,現行規定博愛座為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透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改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草案由於碰到立法院屆期不續審原則,因此需要重頭送審。

據中央社報導,社家署長簡慧娟指出,自民國105年起開始蒐集各界意見,邀請交通部、縣市政府與民間團體開會研議,最終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條文中優先乘坐博愛座「老弱婦孺」修正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擴大優先乘坐對象。

簡慧娟表示,現階段難以給出時程表,因為身權法修法不僅涉及博愛座議題,尚有其他條文須修正,正重新蒐集各界意見,儘快研提身權法修正條文,加速將草案送交立法院。


更多今周刊文章
這家屏東台廠,幫蘋果、保時捷處理廢電池!「三大未來科技」如何把3C垃圾變黃金,拼第三季登錄興櫃
14億人口消費力崛起!台橡深耕印度14年,如何從虧3億到賺3億、連7年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