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非長者專屬 95%民眾願禮讓

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說,博愛座不是專屬於高齡者的座位。(陳君瑋攝)
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說,博愛座不是專屬於高齡者的座位。(陳君瑋攝)

博愛座存廢引起熱議,公車業者呼籲,博愛座不是只有給長者坐,有需求的人都可以坐;北市公運處也強調,95%民眾都會主動讓座。老人福利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說,博愛座不是專屬於高齡者的座位,或許高齡者對此有誤解,至於因讓座發生衝突,或是社會不瞭解如何與高齡者溝通,呼籲應多些包容與溝通。

文史工作者張哲生分享博愛座的由來,指台北市公民營公車業者1976年4月為紀念前總統蔣中正逝世周年,於各線公車每車設2個博愛座,希望市民主動讓座給老弱婦孺,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

不過,博愛座的設置卻在現今引發許多爭議。台北市公運處業務稽查科長郭献文指出,市區公車業者在每輛車至少設置3分之1博愛座,比例較高,因在場有駕駛員幫忙協調,發生博愛座爭議較台北捷運車廂內少。

郭献文說,5月上旬市府對主要公車站位的公車族做民調,在128份有效問卷中發現幾乎所有民眾上車後就會盡快找位子,不會區分博愛座或一般座位,但95%民眾看到有需要者會主動讓座,其餘5%未讓座則是年長者或身體不適,也有10%民眾曾在公車上要求別人讓座,包含看到長者、孕婦,熱心要別人讓座或自己身體不適需要座位。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呼籲,博愛座是給不方便的人使用,並非長者專用,但確實有些長者「倚老賣老」,若公車上發生爭執甚至有人大打出手,駕駛員因要開車,會依照SOP報警由警方處理。

張淑卿說,博愛座不是專屬於高齡者的座位,而是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坐,或許高齡者對此有誤解,也可能是社會價值觀及宣導等因素,但座位本身沒有過錯,建議仍保留博愛座。至於影片中因讓座出現的衝突狀況,她認為,或許高齡者也被汙名化,或是社會不瞭解如何與高齡者溝通,呼籲應多些包容與溝通。

看更多相關新聞
博愛座變搏擊座!朝野有共識修法但不廢除 改為「給有需求者」
老伯搭基隆公車「強逼學生讓座」正義女霸氣護航⋯司機廣播:博愛座不是老人座
學者提醒:勿漏隱性需求者 將讓座變良性循環
博愛座爭議不斷!好心讓座「卻做了壞事」黃揚明曝超尷尬經歷
為何老人認為博愛座是自己專屬 網挖1975年新聞:是他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