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睿哲與《經濟學人》沒談到的面向 除了有錢與安全 台灣人民更期待尊嚴

對台灣人民而言,兩岸之間的關鍵差異,是「民主」而不是「民族」,備戰是為了捍衛民主。(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艱難的抉擇》與《經濟學人》專題,都值得讀,但也都缺了一角

《艱難的抉擇》一書是卜睿哲(Richard C. Bush)所寫,分析台灣的處境與面對的挑戰。卜氏做過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多年,也是美國知名智庫 Brookings 東亞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絕對稱得上是台灣通、兩岸通、中國通。

這本書是2021年中所出版,迄今兩年,但是一點也不過時。雖然這一兩年美中台的環境有些變化、歐洲又有烏克蘭戰爭,但是拿卜氏的書與同樣是分析台灣困境、2023/03/11 出版的《經濟學人》專題相比較,前者的內容一點也不遜色。

上週,2023/03/11 的《經濟學人》雜誌做了台灣專題,共有八篇文章,大致著重在「兩岸」,包括兩岸經貿、軍事、共機騷擾、台灣人民身分認同、台灣試圖加入 CPTPP、不對稱作戰、早年的高壓統治、美國的對台政策等。

《艱難的抉擇》與《經濟學人》專題沒談到的面相

這些內容,卜氏的書差不多都有涵蓋,但除此之外,卜氏還討論分析了台灣的財政、能源、預算,甚至還包括少子化等人口結構的改變。老實說,卜睿哲對於台灣的了解,可能更勝於許多或大多數台灣政治人物。本地政治人物常是地方選舉出身,對於國際與兩岸局勢,恐怕都需要「惡補」至少一百個小時。

以下,我不想花太多篇幅去重複書或雜誌的內容 (預算、財政、能源、人口等都是一堆冷數字,不好玩),而要從這兩份文檔比較缺少討論的面向,對台灣的前景提出若干思考。

兩岸之間的差異是「民主」不是「民族」

卜氏的書與經濟學人雜誌,都提到台灣人民「身分認同」的改變。在剛解嚴之時,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多數。但是到了近幾年,絕大多數台灣人民都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說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也大幅下降。

這表示,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是台灣人但不是中國人」。這類問題基本上是詢問「身分認同」,定義比較模糊,但證諸「天然獨」年輕世代人口比例增加,上述的改變趨勢並不令人意外。

問卷調查的題目當然要簡單,否則無法操作問答,因此,「中國人或台灣人」這樣的簡單問題並沒有什麼不對。然而若要在台灣當前的困局下擬定戰略方向或具有凝聚力的論述,則「中國人或台灣人」這個簡單問答就失之粗疏,從裡面擠不出多少政策分析的材料。

當台灣人民說「我是台灣人但不是中國人」的時候,他們口中「不是」所想要否定、拒絕的,大概是些什麼呢?

我猜想許多人大致會做以下的列舉:拒絕台灣香港化、拒絕台灣西藏化、拒絕(類似新疆)政府對人民的「再教育」、拒絕網路封鎖、拒絕網路內容(關鍵字)審查、拒絕失去言論自由、拒絕看不到可愛的維尼、拒絕莫名其妙地封城、拒絕公司學校工廠等無所不在的黨委書記、拒絕一再連任的終身領導、拒絕人民無法更換的高官、拒絕大街小巷的監視器、拒絕社會計點制度、拒絕過濾外國資訊、拒絕看不到未經剪輯的電影、拒絕揭露疫情要寫悔過書 …。

總之,我相信台灣人民所否定的「中國」,不是要在語言、文化、血源等「民族」面向做一刀兩斷的切割,而是要在生活方式、自由思想等「民主」面向,做清楚的抉擇。台灣人民拒絕「不民主」。

綜上,我認為對台灣人民而言,兩岸之間的關鍵差異,是「民主」而不是「民族」。「身分認同」的簡單答題,沒有辦法反映這個差別。

台灣如果要建構一個有力的、具有凝聚人心作用的論述,必須要從「民主」出發,而不必要在「民族」中糾纒。台灣人民在血緣上確實有漢人、南島、平埔、日本、荷蘭、葡萄牙等移民社會的組成,但是強調這些血緣差異顯然沒有凝聚效果,反而給人見縫插針的分化機會。

主政者應研擬一套基於「民主」的保台論述

台灣的族群組成多元,用「民族」來論述容易顧此失彼,將一群人排除在論述之外,這樣的「減法」論述,未知其可也。但是「民主」論述則不然;基本上它是個「憲法」的最大公約數論述。台灣民主化已經走了三十餘年,大家的民主素養都經過多年的漸摩濡染,絕大多數人都有民主素養的「詩書寬大之器」。因此民主論述,應該是凝聚台灣人民的核心論述。

準此,我認為主政者應該要研擬一套基於民主的「保台」完整論述:1、我們為什麼要保台?是因為我們珍惜台灣的民主制度與生活方式,不希望被極權統治。2、我們為什麼要備戰?因為任何人若想要用武力強加於我們,扭曲我們自主的民主認知,我們當然得拒絕。備戰,就是要嚇阻打算強加於我的外力。3、我們的軍隊在捍衛什麼?他們要捍衛中華民國的憲法、民主、自由。

以上的憲政民主論述,哪裡有什麼可資分化的縫隙?換個角度看:如果有中華民國人民不尊重、珍惜中華民國的憲法,那麼他們必將難以自圓其說啊。

台灣最近幾年面臨日益上升的戰爭危機。台灣人民反戰嗎?當然;正常人都不會喜歡打打殺殺,王八蛋才會喜歡戰爭!但是,當一個外面的政權口口聲聲說要以「武力」改變我們所珍惜的民主制度時,我們當然有權利抵抗侵略、勇敢捍衛自己的民主。

因為反戰而必需備戰,備戰是為了要捍衛民主

任何一個國家的憲法都是需要捍衛的。瑞士的永久中立國際皆承認,但是瑞士還是要有精良訓練的國軍、隨時準備的後勤動員系統、必要的武器儲備等。台灣要捍衛民主,就必須要做好準備。正因為我們反戰,所以必須備戰,讓外來的、潛在的啟戰企圖因為難以成功,而產生嚇阻。

卜睿哲與經濟學人雜誌,都指出台灣民主的可貴。但是這兩則文件都沒有將民主自由鏈接到價值捍衛。香港人民也曾企圖捍衛他們的自由民主,但是宥於「一國兩制」的空泛保證以及近在咫尺的武力威脅,他們功敗垂成。

台灣人民眼見隣近朋友的遭遇,加之以過去一年烏克蘭遭到侵略的教訓,當然格外感受到民主受到極權威脅之危機。但是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人說清楚「保台」與「民主體制捍衛」之間的關係。我不是政治人物,但希望前述觀點對於政治論述有一些幫助。

沒有自由的「有錢+安全」是一種遺憾

卜睿哲在書中第十五章大略提到了台灣談判的應有準備,大致是希望台灣盤點兩岸各自「要求些什麼」?又各有些什「紅線」?卜氏想像的台灣人民期待,是「有錢」+「安全」(459頁)。我不確定這樣的描述完整刻劃台灣人民的期待。「有錢」+「安全」,絕對是全球所有國家人民的期待,但是除此之外,台灣人民還有一種期待,可能是美國人、歐洲人比較難以想像的,就是「尊嚴」。

歐美人士不太能察覺這種期待,因為他們對於「尊嚴」早就習以為常。我做過三年的外交官,深刻體會那種「尊嚴被人踐踏」的感覺。只要我們的名片、信紙、學歷、職稱上出現「台灣」、「中央」(例如我是國立台灣大學的校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都會遭到無情的嘲笑打壓:嘿嘿,台灣大學憑什麼是「國立」?你服務的單位,憑什麼叫「中央」研究院。你要改稱謂!

如果「有錢+安全」的前提是要持續這種屈辱,那就是一種遺憾。再回到卜氏的問題:如果換得有錢與安全,有沒有什麼台灣可以放棄的東西呢?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太符合Amartya Sen( 阿瑪蒂亞.沈恩)的政治哲學。

Sen說: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自由。用白話文翻譯:賺錢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實踐自我的自由。「有錢」+「安全」,若是缺少了自由,終究是個遺憾。如果要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接受「沒有自由」的「有錢+安全」,那麼他們要如何詮釋英國的「權利法案」、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美國的「獨立宣言」呢?

美中對峙已不限於地緣考量,科技面向也能翻轉戰局

最後,談一談兩岸與美中台關係的改變。

在 1992 年(也就是「九二共識」那一年),如果把美、中、台的GDP的和計為一百,美/中/台的比值為 91:5.9:3.1。斯時也,中國的GDP還不到台灣的兩倍,只是美國的1/15。到了2000年,該比值改成87:10:3。到了2021年,該比值是55:43:2,中國已經逼近美國,且是台灣的21倍多。我想將來的均衡值,大概是50:48:2之類。

這裡的訊息是:如果Thucydides Trap(修昔底德陷阱)的論述是正確的,則美中之間的衝突是免不了的。而如果讀者接受我前述「民主保台」的論點,則台灣永續民主的關鍵,就繫之於「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美中衝突中,做適當的預為因應」,我稱之為pivoting. 

我想表達的觀點是:用最簡單的GDP數字來看,在美/中對峙日趨激烈的同時,必然也對應著中/台實力的日趨懸殊。在實力懸殊的前提之下,依中國共產黨的列寧體制與民族主義的現實狀況判斷,恐怕「九二共識」的論述環境已經與三十年前大不相同。

此外,在資訊科技突破的環境下,美/中對峙的面向已經不限於傳統的「地緣」考量;晶片、通訊、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等每一個科技面向都有翻轉戰局的可能。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局面,值得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朋友,共同思考我們的走向。但是要記住:50/48/2基本上沒有什麼leveraging(槓桿)的空間;重點是pivoting!

本文授權轉載自朱敬一臉書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專訪》國票金兩大股東內鬥燒到他!耐斯二代陳冠如:父親從小教導要誠信至上
臺銀支持環境永續 綠色森植美好未來
大肚山新南向論壇》中國附醫、中榮分享智慧醫療成功案例 籲應與科技界多溝通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