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調漲!常用藥品備齊了沒?

家庭常備藥要漲價了!民眾最常見的非處方感冒藥「普拿疼」伏冒加強錠、伏冒熱飲等8款藥品,因成本上升,下個月開始將調漲10至25元不等,最高漲幅達12%。此外,止癢藥品「萬應白花油」也將漲價10元~15元,漲幅達12.5%!

雖然政府推行自我照護(self-care),但在第一線面對民眾的各種疑難雜症,家醫科醫師看到民眾亂用成藥的情況感觸特別深。「自我治療立意很好,但一定要小心用藥,」台北馬偕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提到,要達到好的自我照護,可掌握以下原則:若症狀輕微、與過往經驗差不多,先休息1~2天,如果身體不適影響到生活與工作,則可經過藥師諮詢後,吃藥緩解症狀。若症狀無法緩解甚至愈來愈嚴重,應就醫處理。

針對民眾居家常見的外傷、感冒、腸胃不適、疼痛、皮膚不適等狀況,《康健》採訪各領域醫師、藥師,整理出自我照護的原則以及居家常備的藥物。

1.外傷

外傷
外傷

過去提倡傷口要乾燥、結痂,傷口上面總染上厚黑的優碘,有些人甚至為了讓傷口乾,會撒上各種藥粉,製造出乾燥的假象,然而在台北榮總傷造口護理師林瑞萍的經驗中,這些傷口好得特別慢,外表雖然看起來乾黃,但一打開膿都積在下面,「我們叫這種傷口『金包銀』,癒合時間反而更久。」 

近幾年傷口照護出現極大轉變,從乾燥轉為「濕潤療法」,甚至有日本醫師發明用保鮮膜包紮傷口 的方法,傷口好得更快,讓人驚奇。林瑞萍強調,其實身體有足夠的抗菌能力,多型核白血球會協助清理傷口的髒東西,接下來巨噬細胞產生生長因子,引起纖維母細胞增生,促使膠原蛋白合成,傷口逐漸縮合重建,上皮長上來傷口就好了。而要讓細胞好好的作用,必須讓傷口濕潤。 

2.感冒

感冒
感冒

民眾很習慣感冒就去看個醫生、拿個藥,其實「不一定要用藥,」黃偉新點出,以感冒為例,不管是處方用藥或是指示用藥,多半只是緩解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症狀,並非治療疾病。

他建議, 小感冒先休息自我觀察1~2天 ,多喝水、多休息,不需特別用藥,除非真的很不舒服,流鼻水、鼻塞、咳嗽影響工作與生活,再來用藥緩解症狀,「但不用藥,多半也能在一週左右痊癒」。 

至於每次天氣變化,鼻水「貢貢流」的鼻過敏也讓人難受,如果症狀與平時過敏差不多,在藥師指示下可使用 抗組織胺 。不管是感冒還是過敏, 若服藥1~2天後症狀緩解不了,都應該就醫 。

3.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
腸胃不適

腸胃再怎麼強健的人,似乎一年還是會有一、兩次腸胃不適的經驗,吃太飽、脹氣、消化不良、腹瀉、便秘,更別說在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中,消化性潰瘍、胃食道逆流、大腸激躁症等緊緊跟著現代人,光是胃食道逆流就佔了兩~三成的人口。

陳冠仰強調,自我用藥一旦吃1~2週沒有改善,停藥還是不舒服,就要到醫院找醫生做檢查;若藥師發現長期購買腸胃用藥的民眾也應主動關心,提供正確諮詢甚至轉介給醫生。 

不過當自己碰到突如其來的吃壞肚子,身為消化內科醫師的陳冠仰卻未必會馬上用藥。「我拉肚子不會直接吃藥,飲食控制一下即可。」假設早上拉肚子,中餐先禁食,多喝開水,裡頭可加點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晚上好些就吃點清淡的白稀飯讓腸胃休息一下。他補充,若是肚子絞痛得厲害,那就吃點藥讓自己舒服些。但若是不尋常的絞痛,仍需就醫由醫師檢查處置,以免延誤病情。  【全文未完請見《康健網站》家庭常備藥將調漲!新五類常用藥,你備齊了沒?】 

食品、藥物相剋圖解大公開!

保鮮膜包傷口更快好?

必看14個出遊必備用藥品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