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人數低 憂慮中國式大數據生活方式 香港普篩於爭議中結束

香港普篩工作「全民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現場採樣程序(畫面截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宣傳影片)
香港普篩工作「全民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現場採樣程序(畫面截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宣傳影片)


針對當前疫情,被中港兩地官方視為「中央照顧、支持、關愛香港」的香港普篩工作(正式名為「全民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在9月14日宣告結束。但這一計劃引起的爭議卻未因此落幕,反而伴隨香港政局的演變而日趨擴大。而每一個爭議的背後,均凸顯了香港民眾對中港關係的敏感與焦慮。

爭議一:耗費巨大 效果存疑

這次普篩,港府方面動用了8億港幣(約30億新台幣)資金,剩餘費用由北京方面負擔。但對於具體的成本細節,港府方面諱莫如深,一直未有公佈。更有港府高官表示,討論費用議題已無意義。是否由香港納稅人最終為高昂的檢測成本買單,成為民眾質疑的方向。

耗資巨大的情形下,普篩亦未有產生良好的效果。香港人口近800萬,但眾多市民擔心自己的血型、DNA數據被交予中國官方,社會存在強烈的抵制普篩聲浪,最終參與普篩的人數僅為178萬,遠低於500萬人參與的目標。在參與普篩的178萬人中,僅找出32例確診者,成本與績效嚴重不成比例。

爭議二:中國大陸檢測人員入港 引起圖利中資之嫌

普篩計劃從醞釀到公佈,再到執行,港府方面一直傳遞一種訊息:普篩是必要的,但香港沒有能力完成這項工作。由此,求助北京就成為「政治正確」的「當然選擇」。

但最終執行普篩計劃的,乃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檢測機構,陸方亦派出大量檢測人員進入香港從事普篩工作。在反送中運動以及港區《國安法》實施的時空下,港人對中資、陸籍檢測人員的戒備心理極高。加之中資檢測機構被部分港人質疑從檢測中獲利,年輕的香港市民對普篩的抵觸情緒極大,間接形成了參與者偏低的結局。

爭議三:擔憂個資外洩 抗拒中國式社會管控

香港人向來崇尚個人自由和隱私隱保護(個資安全)。因此,類似中國的微信錢包、支付寶等在線付費方式,一直在香港難以普及。這次香港實行普篩,不少市民憂慮自身的身體健康指數甚至基因數據,會被洩露。除此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大陸的社會生活與管控模式,是以大數據管理為基礎的。所謂大數據,就是個人資訊。在這次疫情中,中國推出了健康碼。此種二維碼可以記錄民眾的健康資訊甚至出行訊息。中國蘇州甚至推出了備受爭議的文明碼,將民眾分成不同類別。更是加重港人的疑慮。

而港府亦在香港力推健康碼,以求和中國大陸接軌,盡早實現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正常人員流動。港人對這種健康碼自然極為抗拒,認為所有關乎個人隱私的資料將被官方一覽無餘。顯而易見,港人抗拒生活方式的「大陸化」,對中國式大數據社會模式甚為排斥。

為政治正確 港府置民眾福祉於不顧

香港的普篩最終以不足四分之一人口參與的結局告終。一些醫療專家質疑,港府應將防疫重點放在邊境人流管控,尤其是針對豁免檢疫的人員。但事實上,入境香港的最大豁免檢疫群體,就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如果強化針對陸方的檢疫,勢必予人「中國防疫不力」的觀感。港府斷不敢違背「中國防疫成功」的政治正確,因此普篩就成為香港官式話語中的政治正確。但醫療始終需要的是專業考量。任何凌駕科學實證的政治正確,均是置民眾福祉於不顧的冒險和瀆職。

 

作者:蘇梓豪 (香港專欄作家)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