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聖嬰年!今年估2到4個颱風近台 強度恐較弱

颱風季即將到來,氣象署今天公布颱風展望,說明今年有可能是反聖嬰年,生成颱風數量較少,但生成位置比較接近台灣,而根據預報,今年下半年預計有2到4個颱風鄰近台灣,和過去平均值相比是正常偏少,而颱風若生成,也可能因為靠近陸地和不利於發展的海域,導致強度較弱。

圖/TVBS
圖/TVBS

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最新預測是2到4個颱風,是機率比較高,所以預報機率部分,是正常偏少。」

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颱風季即將到來,氣象署公布今年展望,相比過去鄰近台灣颱風個數,以3到5個颱風機率最高,今年颱風正常偏少,也可能是反聖嬰年,根據過往統計颱風生成位置,可能較接近台灣,但相對的強度也可能沒這麼強。

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通常如果颱風生成位置是比較靠近我們,因為它可能很快就會,碰到陸地或不利於發展海域,可能發展強度就會比較受限。」

統整來看今年颱風季預估,溫度偏高到正常,雨量正常偏少,颱風數量也是正常偏少,而未來7到9月,台灣氣溫則是偏高到正常,熱翻天。

記者張蕙纖:「現在才早上9點多而已,全台就燒番薯,有專家就分析主要原因,是因為都市熱島效應,以及太平洋高壓西伸,籠罩等五大因素,都可能是一早就熱翻天原因。」

週二氣象署也持續針對多個縣市發布高溫警訊,尤其雲林亮起紅色燈號,代表有連續出現38度高溫機率,從近期來看,雲林也確實已經4天出現極端高溫,不過週一週二太平洋高壓稍微減弱,午後雷陣雨明顯,甚至中部以北各地山區,都有局部大雨機率,為何明明下雨了還是感覺很悶熱。

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南方來的水氣,挾帶比較豐沛水氣,即使下雨以後還是覺得很潮濕很悶熱。」

週三週四太平洋高壓再度增強,午後雷雨趨緩,但溫度也會再升高,可能突破36度,台電也統計歷年尖峰用電,週一用電達4054萬千瓦創下史上第4高,本月21日也達第三高,但過往負載旺季大多在7月,今年6月就有3天進入前20大,可見天氣多熱,也讓供電進入備戰狀態。

更多 TVBS 報導
7月迎颱風季!氣象署估「接近台灣數量」曝 1現象夏季更熱
天氣/颱風季真的來了!專家曝「最快時間點」:這天後明顯出現
天氣/熱帶擾動發展!這2天「恐形成輕颱」 對台影響機率曝
炎熱天氣再上飆!7縣市發高溫燈號 熱帶擾動發展路線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