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揭穿「原角龍化石啟發獅鷲傳說」的說法

自1990年代起,一個普遍流傳的說法是中亞角龍類恐龍原角龍化石啟發了古希臘關於獅鷲(griffin)的傳說。這個「地質神話」(geomyth)認為,發現於中亞金礦的原角龍化石的故事,隨著貿易路線傳播至西方,影響了古希臘關於獅鷲的神話。然而,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一說法。

根據這一地質神話,蒙古和中國的早期角龍類恐龍原角龍,是由古代在中亞尋找金礦的游牧民族發現的。隨後,原角龍骨骼的故事沿著貿易路線傳播,啟發了古希臘的獅鷲傳說。獅鷲是最早出現在埃及和中東藝術中的神話生物,後來在公元前8世紀的古希臘文化中流行。

然而,樸茨茅斯大學的馬克·威頓(Mark Witton)教授和他的同事重新評估了歷史上的化石記錄、原角龍化石的分布和性質,以及與原角龍相關的古典文獻。他們發現,這些論點經不起推敲。

例如,原角龍化石發現地與古代金礦相距數百公里。在原角龍發現的一個世紀以來,從未在其附近發現過金礦。即使游牧民族在尋找金礦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原角龍化石,化石往往僅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外,不易被普通人發現。

獅子和猛禽的組合,仍最合理

此圖描述了不同時期和地區的獅鷲畫作歷史及其與原角龍神話的關聯。編號表示圖6中的圖片。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br>A: 公元前4世紀美索不達米亞最古老的獅鷲畫作之一<br>B–D: 希臘花瓶上的獅鷲圖案<br>E: 公元前4世紀晚期至公元前3世紀早期中亞Pazyryk墓中的獅鷲<br>F: 公元前12世紀花瓶上獅鷲築巢的描繪,據說與原角龍有關的知識相符,但這比希臘人對該化石的認知早了幾個世紀。<br>圖片A引自Frankfort(1937年),B–D引自Boardman(1998年),E根據Dr. Kenneth Lymer提供的照片和圖紙重新繪製,F引自Rutter(2014年)
此圖描述了不同時期和地區的獅鷲畫作歷史及其與原角龍神話的關聯。編號表示圖6中的圖片。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
A: 公元前4世紀美索不達米亞最古老的獅鷲畫作之一
B–D: 希臘花瓶上的獅鷲圖案
E: 公元前4世紀晚期至公元前3世紀早期中亞Pazyryk墓中的獅鷲
F: 公元前12世紀花瓶上獅鷲築巢的描繪,據說與原角龍有關的知識相符,但這比希臘人對該化石的認知早了幾個世紀。
圖片A引自Frankfort(1937年),B–D引自Boardman(1998年),E根據Dr. Kenneth Lymer提供的照片和圖紙重新繪製,F引自Rutter(2014年)

「有一種假設認為恐龍骨骼會半暴露在地表,幾乎像是最近死亡的動物遺骸一樣,」威頓博士說。「但一般來說,只有一小部分的侵蝕恐龍骨骼能被肉眼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只有眼尖的『化石獵人』才能注意到。」

此外,獅鷲藝術品的地理分布也不符合獅鷲傳說起源於中亞化石的說法。古代文獻中也沒有明確提到原角龍化石。儘管原角龍確實有四肢和喙狀結構,但其頭骨的延伸部分被認為可以解釋為翅膀的說法並不可靠。

簡單來說,研究顯示,獅鷲起源的傳統解釋,即其是獅子和猛禽的組合,仍然是最合理的。將恐龍與獅鷲傳說聯繫起來,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複雜性,還依賴於無法經受住考驗的解釋和假設。

這項研究發表在《跨學科科學評論》期刊上,強調了區分基於事實的「化石民俗學」和僅基於「直覺的推測」之重要性。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Witton et al. cc By 4.0 

圖片來源: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cc By 4.0 

參考論文:
1.Did the horned dinosaur Protoceratops inspire the griffi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延伸閱讀:

1.古生物學家在南非發現新牛科化石,揭示古代草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