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馬兜鈴酸 與8成肝癌相關

肝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有超過上萬名新增病例、8千多人死於肝癌。林口長庚醫院與新加坡大學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台灣近8成的肝癌竟與馬兜鈴酸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 含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植物具消炎、消腫及止痛療效,曾被廣泛地作為中草藥,但近年來因發現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及致癌性,在台灣及歐美各國都已被列為禁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新加坡大學及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研究團隊並進一步分析了全球近1‚400個肝癌病例,發現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 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森永表示,馬兜鈴酸對於DNA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直接接到DNA的核苷酸上,導致核苷酸的配對出問題而突變,並且會長期影響到基因的複製、細胞的生長,進而造成「腫瘤抑制基因」或「致癌基因」的變化。謝森永:『(原音)「腫瘤抑制基因」就像是煞車一樣,所已腫瘤抑制基因被破壞的時候,車子就一直往前衝,細胞就煞不住了就長,所以就變成腫瘤;反過來說如果是「致癌基因」的話,假設它是活化了致癌基因,你採的是一個油門,結果採下去以後沒有辦法放,所以汽車就一直往前跑、細胞就一直長變成癌症。』 謝森永指出,台灣是全球肝癌發生率最的國家,傳統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的,但研究顯示,台灣大多數肝癌病患曾接觸含馬兜鈴酸草藥,馬兜鈴酸可能與台灣8成的肝癌發生有密切的關聯。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謝森永說,馬兜鈴酸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致癌性是抽菸的5倍以上,除了肝癌外,過去研究還已發現會導致上泌尿道癌、膀胱癌及腎細胞癌。由於中國大陸還未全面禁用含馬兜鈴酸藥物,呼籲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避免誤食到馬兜鈴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