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客家故事館揭牌 光雕擴增實境等大家來體驗

台中客家故事館原為日治時期東勢公學校宿舍,台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爭取中央客委會補助,加上自籌款,合計投入800萬元,打造「台中客家故事館」,今(22)日揭牌,將作為大埔客家教育資源平台,以動畫、光雕、擴增實境等數位科技,帶領民眾體驗客家深層文化。

台中市副市長陳子敬表示,台中山城是全市最多客家人的聚落,也是客家大埔語系人口最多的地方,客家文化傳承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配合東勢客家文化園區7月5日重新開園,市府提升各項軟、硬體建設,將客家文化發揚光大,同時發展地方觀光。

客委會主委江俊龍說明,故事館以「客家天地人傳說故事」為展示主軸,將軍工匠(首)、朴仔籬社、東勢巧聖仙師廟公館等對東勢發展史的影響,及台中客家族群源流等納入展示、呈現人文風貌,盼在地學校充分利用園區資源,感謝中央客委會補助,帶動東勢山城景觀與人文向前邁進,邀請全國遊客到台中,體驗山城客家文化之美。

客委會指出,此館先前由市府教育局、台中市文化資產處及東勢國小提出「臺中市歷史建築原東勢公學校宿舍修復工程案」,民國107年12月完成,為配合整體使用考量,市府向中央客委會爭取補助改善內部設施,成立「台中客家故事館」,由中央補助624萬元,市府自籌經費176萬元,總經費800萬元,今年4月完工,作為大埔客語教學與發揚的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