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高齡友善空間(下):如何滿足「高齡健康」人口的空間需求?

文/卓易霆、林書正、林佑達

前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高齡失能」人口,與台中長照醫療資源的空間地理關係。這篇讓我們轉個角度,來看看「高齡健康」人口的生活空間。

依據200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報告結果,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能比率約為12.7%,反過來說就是,健康或亞健康的高齡者,超過八成。對於這群人數更多的的長者而言,日常生活中能前往活動的各類型空間,比長照醫療空間更重要。

除了家庭之外,年長者也需要社交活動、休閒運動、甚至學習進修。各鄰里的社區活動中心這時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實地走訪幾個社區活動中心,發現高齡者的活動其實相當多樣豐富。

從住家出發,步行或乘坐公車到附近的活動中心做活動學習,已是高齡者的重要生活場景。

下圖是台中市區各社區活動中心的位置與公車路線疊圖,顯示出社區中心的分佈,以及公車的可達性。圖中的實心圓代表社區活動中心,虛線圓範圍則代表,活動中心方圓250公尺的範圍。實心圓越大,表示在250公尺半徑內(虛線圓),能服務的高齡人口越多。

公車路線則是顏色越深,代表公車路線越多,也代表越容易乘坐公車抵達。

從上圖可以看出:

  1. 台中市區的社區活動中心有分布不均的現象,例如西區特別明顯缺乏活動中心。

  2. 現有市區公車路線以台中車站為匯聚,路線多集中在中區、北區與台灣大道沿線等,西區班次較少。若要彌補西區社區中心不足的問題,除增設社區中心之外,也可以透過加強南北向的公車班次,讓有需要的居民更容易前往南北側的社區中心。

  3. 若地方資源有限,或可將資源優先投注在周圍高齡人口較多的活動中心,以獲得較大的邊際效益(marginal benefit)。

高齡友善場所的拓展

而高齡者的活動空間,不只侷限在社區活動中心。例如社區綠地、廟埕廣場、校園操場等「類公共空間」,其實也是高齡者重要的生活去處。

在這些場所,可以加強高齡友善的軟硬體服務配套,如無障礙設施、整合社區關懷據點功能等,讓高齡者在城市中有更多選擇,也更全面兼顧到不同的人群需求。

此外,一些既有的公共設施,也能透過重新活化與機能置換,提升高齡友善度。例如,因應少子化現象,教育部已著手的校園空間釋放與再利用計畫,可以結合如長青學苑、社區教室、共餐空間等功能,進一步滿足高齡設施不足的問題。

這些類公共空間的空間分佈與連結情形又是如何呢?

下圖用前述的社區活動中心網絡圖為底,進一步將學校、公園、廟宇等地點加入標示。從中能看出,這些地點得分佈與覆蓋性,比只有社區活動中心的狀況,更為均衡。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空間的高齡友善性都能提升或改造,並提供給高齡者使用,那麼台中市的高齡生活據點分布,將能更加完整均衡。

再進一步看這些地點間的連結,如下圖。圖中兩點之間,如果有直線連結,代表兩個場所之間距離小於500公尺,也就是說兩個場所間可靠步行到達。

因此,這些場所間有機會做功能類型上的互補,形成多樣化,也符合當地特色的社區高齡友善網絡。

「在地安老」概念下落實高齡友善生活網絡

本文與上篇所用的各種討論方式,皆是圍繞著「建立可量化的設施評價指標體系」的觀點進行。如文中提到的「設施周邊覆蓋人口量」、「交通便利性」等,都是利用開放資料與一些簡易的空間分析方式,即可推算的量值。這些都還是初步在空間佈局上分析。

若要有更有利於完善的分析與討論,還有待政府單位能開放更多設施本身的資訊,如軟硬體水準、設施容納量、建物資訊、近遠期建設計畫等資訊。

而城市的高齡友善程度,不光是長照與醫療,還包括綜合的生活服務。以衛福部頒布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為例,我們的城市還有很多值得研究深討的角度。

結語

我們希望以上的觀點,能提供另一個面向給關切高齡議題的團體或個人,能從都市空間的角度思考。也期許政府與專業者能商議更全面的設施評鑑指標,讓長照據點融入都市系統,也融入居民生活。

最後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更多人一同對高齡友善議題的探討與想像。

更多關鍵評論網報導

  1. 拉傷趕緊「RICE」已經過時了,新觀念為何降低「冰敷」的重要性?

  2. 改變你的洗碗方式,把滿是細菌的廚房海綿扔了吧!

  3. 《然後你就死了》:超過11天不睡覺會怎樣?

  4. 蔣介石那自古相傳的討價還價技藝,沒有人能與他匹敵

  5. 將美中貿易戰比為鴉片戰爭,這樣的「民族情感」恐怕扭曲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