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館盼野生物種回歸自然 捕獲龍宮貝漁民:不可能

宜蘭林姓漁民日前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直徑約20公分、高約15公分的稀有活體「龍宮翁戎螺」(俗稱龍宮貝)待買家收購。台博館23日透過臉書介紹龍宮翁戎螺知識,盼望野生物種回歸自然。對此,林姓漁民表示,龍宮貝是有價值物種且不是保育類,不可能捐出。

宜蘭漁民21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稀有活體「龍宮翁戎螺」(俗稱龍宮貝),待買家收購;台博館23日透過臉書表示,盼望野生物種回歸自然。 (圖取自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
宜蘭漁民21日在龜山島外海捕撈到稀有活體「龍宮翁戎螺」(俗稱龍宮貝),待買家收購;台博館23日透過臉書表示,盼望野生物種回歸自然。 (圖取自國立臺灣博物館網站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天透過臉書(Facebook)表示,台灣漁民在1968年於東沙群島附近首次發現龍宮翁戎螺。1969年基隆漁船又撈獲,其中兩枚活體送至博物館,並經由當時台灣大學教授林朝棨鑑定後於博物館展出,帶動台灣貝類研究熱潮。

龍宮翁戎螺為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台博館指出,其特徵為殼口具有一條細長的裂縫,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家族可追溯至寒武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

台博館呼籲,由於龍宮翁戎螺生活於深海,對其生態了解仍然有限。在考量商業利用和潛在利益前,社會應更關注不影響其族群和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動物屬於大自然,整個種群的健康與繁衍至關重要,讓龍宮翁戎螺在所屬的自然環境中持續繁衍,才是真正的守護。

台博館表示,不同的物種各有其適合的環境,建議不要私藏,如過去在2017年、2020年均曾發生漁民捕撈後試圖養殖,卻造成龍宮翁戎螺死亡的案例,不僅可能對物種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影響。遵循不捕殺、干擾、破壞等原則,讓它們回歸自然,才能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有這些資源。

林姓漁民向中央社記者表示,過去他曾捕獲龍宮貝,賣出新台幣6萬元,21日他在距龜山島約一小時航程海域,捕撈到的活體龍宮貝較先前大顆,寬度約20公分、高度15公分,現正在網路販售。

林姓漁民說,他不可能將這顆龍宮貝捐出,畢竟出海一趟來回也要6小時、7小時,且要花不少油錢,若是捕獲綠蠵龜等保育類動物他會放生,但龍宮貝是有價值物種且不是保育類,也不可能讓它回歸自然。

林姓漁民也指出,他不懂如何飼養龍宮貝,這兩天和妻子整晚在家沒睡守著這顆龍宮貝,擔心水溫不夠低,不時去便利商店買冰塊,讓水溫能維持在攝氏16度、17度,只要價格合理他就會販售,希望不要低於先前販售的6萬元。

編輯:秦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