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發現顫抖症關鍵及治療契機 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是診斷與治療的關鍵。國科會今天(23日)指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潘明楷研究團隊,發現顫抖是由小腦內部產生,只要調控病患小腦頻率,就可以產生治療效果;他們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有效緩解病患顫抖症狀。此一系列成果,於今年5月15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但由於基因和環境的複雜交互作用下,原發性顫抖症患者的致病成因不同,因此超過50%的病患,對現行的藥物治療反應不佳。

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的支持下,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研究團隊,首次將「精確、定量的神經計算機制」引入生物學領域,將顫抖頻率等生命現象轉化成可以定量的數字。

潘明楷解釋,過去各界認為會發生顫抖主因是大腦影響小腦,但他們發現顫抖是因為小腦自己本身內部迴路過強,產生共振,那麼只要算出頻率、藉由非侵入性的「穿顱交流電刺激」(tACS),干擾小腦共振頻率的穩定度,就能有效緩解病患顫抖症狀。他說:『(原音)我們是先做了一個比較臨床前的嘗試,我們可以用穿顱交流電刺激術的方法,提供一些電訊號,去抵銷顫抖的頻率,看起來是初步有效的,證實這個機轉真實存在後,未來除了可以做長期的穿顱交流電刺激術外,還可以開發一些藥物,專門針對這些算頻率的神經,改變算頻率的機制,應該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

潘明楷也表示,發現顫抖頻率的關鍵後,無論是何種因素誘發的顫抖症狀,如喝咖啡的抖、抽菸的抖、年紀大的抖,喝酒的抖,都能夠都過相對應的非侵入式電流刺激,抵銷顫抖頻率,對其他如小腦萎縮症等腦科疾病也有機會使用;不過,後續仍要經過臨床實驗,至少還要數年時間才可能用於病患身上。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微軟全球當機波及台大醫院台北榮總 掛號領藥暫改人工
國科會:台灣半導體聚落難以取代複製 將持續強化關鍵角色
明年科技預算1596億創高 晶創計畫編列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