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研究甲狀腺癌術後監測 準確率9成以上

甲狀腺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7名,2021年有4600多人罹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及放射碘治療後,過去依靠抽血的「血清甲狀腺球蛋白」來監測腫瘤是否復發,不僅檢驗模組昂貴,也可能因「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干擾而失準。

不過台大醫院最新研究,全球首創非侵入性方法,利用尿液中外泌體的「甲狀腺球蛋白」濃度,來當作甲狀腺癌術後監測的最新生物指標。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表示,「在尿液當中其實可以找到新的一個方式,也就是病人非侵襲性,不用接受抽血,他用尿液當中的蛋白組,就可以知道病人在甲狀腺癌術後,他的病患是不是有再發,或淋巴腺轉移的可能性。」

研究團隊針對新確診甲狀腺癌患者進行尿液樣本收集和分析,結果發現,手術後患者尿液的「外泌體甲狀腺球蛋白」濃度,可顯示腫瘤的殘留或復發;另外還發現尿液中另一個蛋白「半乳凝集素-3」,與甲狀腺癌發生及轉移,呈現正相關,若兩種蛋白濃度同步監測,準確度達9成以上。

王治元補充,「外泌體的報告裡面,透過是非常特別的技術,我們稱為叫做質譜儀,那質譜儀做的是定序,也就是它準確度可以到99%以上。」

研究團隊強調,這項創新技術已獲得美國、日本及台灣的專利認證,並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未來還希望應用在其他癌症生物標記上,甚至開發成快篩劑,讓更多患者受益,實現早診斷、及早治療、早康復的目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南韓人氣貓熊福寶最後亮相 大批遊客排隊等逾6小時道別
正負電荷相吸 日本用藻類吸附採高濃度黃金
首記錄食蟹獴敲碎寄居蟹食用 研究登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