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如行人地獄?立委促改善

▲立委陳椒華(左)今(21)日建議修法恢復民眾可檢舉人行道臨時停車。(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立委陳椒華(左)今(21)日建議修法恢復民眾可檢舉人行道臨時停車。(圖/翻攝自國會頻道)

台灣的交通亂象日前登上國際媒體,遭CNN評論宛如「行人地獄」、不利國際觀光,交通部宣布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要以每年降低5%為目標。立委陳椒華今(21)日批評,該目標今年恐怕跳票,並建議修法恢復民眾可檢舉人行道臨時停車;立委林俊憲則呼籲交通部,不要每次都只會檢討行人與駕駛人,台灣交通標線號誌一團亂,應檢討改善。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70案。

陳椒華質詢時指出,CNN Travel日前在報導中指出,台灣以美食、自然風光和熱情好客聞名,但危險的道路交通宛如「行人地獄」,光是去(2021)年就有2,962人死於交通意外,約是日本的6倍、英國的5倍之多;台灣交通亂象除了被CNN批評,也被多國旅遊指南批評「爛透了」,有礙觀光發展。

陳椒華詢問,交通部10月有提出改善目標,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要以每年降低5%為目標,換算下來,今年應降到2814人以下,想了解該政策跳票了嗎?

交通部長王國材坦言,今年達不到目標,這幾個月,各縣市死亡人數都一直增加,尤其是高齡者跟機車族群皆增加,交通部會繼續努力。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於去年12月修正通過,把民眾可檢舉的交通違規以「正面表列」方式,從原本的63項限縮至46項,包括最常被檢舉的「紅黃線或人行道違停」不再受理,變成僅有警察可以到場開單。

陳椒華表示,立委提案修正增加民眾檢舉項目,違反道交條例第55條第1項第1款,包括汽車駕駛人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以及不依順行方向或不緊靠道路右側臨時停車等等,恢復民眾檢舉,但交通部建議考量內政部警政署及執法機關處理負荷,她質問各單位支持加強檢舉嗎?

王國材回應,相關修法只要有助於道路交通安全就支持。

警政署回應,人行道開放民眾檢舉「不反對」,但有一個條件就是,各縣市停車主管機關應把停車格位或整齊線畫好,只要人行道管理有做好,民眾檢舉就沒有爭議,警政署也接受民眾檢舉。

林俊憲則指出,台灣道路權責一國兩制,快車道、部分慢車道設計法規由交通部主管,部分慢車道與人行道設計法規由內政部營建署主管,主管機關不同,設計互相衝突,這也延伸至人行道爭議,台灣因為人行道不足,就有新的變通方式,很多縣市在路邊畫滿「標線人行道」,難以通行,且紅白線交錯讓民眾誤解可停車,且許多「標線人行道」被電箱占用,卻因為不是設施而無法可管。

王國材表示,過去都市計畫在人行道設置上不夠完善,營建署、地方政府有做補足動作,巷道裡的「標線人行道」就是不得已的措施。

林俊憲再指,台灣交通標線亂畫,讓駕駛人難以遵循,部分路口停止線退縮,駕駛人即使停下來,也看不到左右來車,遵守也無助交通安全,呼籲「魔鬼出在細節裡」,這種小地方都必須注意,「交通部不要每次都檢討行人、駕駛人,標線號誌一團亂,有去蒐集駕駛人意見嗎?」

王國材回應,道安委員會都有要求,針對無號誌路口的標線劃設,會再跟地方政府討論、檢討改善。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小三通何時重啟?王國材:春節前有答案、待陸委會宣布
台鐵工會揚言春節罷工 王國材:像家人吵架、馬上化解
CNN認證「台灣交通如同行人地獄」 邱臣遠盼交通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