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每喝3罐就有1罐中國製啤酒!」綠委曝本土市場受衝擊:政府應提對策

中國製啤酒大量輸入台灣,10年內市占率成長4倍,對本土啤酒產業釀成重大困境。民進黨立委徐富癸、郭國文、鍾佳濱今(8)日和台灣釀酒商協會,共同召開「中國啤酒傾銷攻台,台製啤酒剉咧等?」記者會,揭露中製啤酒以削價競爭、不對等貿易、誤導性標示,壓制台灣啤酒市場,要求財政部、經濟部等政府單位提出具體因應對策,更籲請跨部會以具體行動支持本土啤酒產業。

台灣與中國貿易逆差近1200倍,台製啤酒慘被邊緣化,徐富癸指出,目前台灣人每喝3罐啤酒就有1罐來自中國,主要來自福建省莆田市,今年1至7月該市對台出口比例超過 85%、金額超過新台幣17億元,遠超第二名的菲律賓和第三名的馬來西亞,中國政府根本是用台灣人的錢來養福建省莆田市。

徐富癸:兩岸啤酒貿易逆差達1165倍

徐富癸表示,中國政府自2022年起,動輒以註冊不完整等藉口,禁止我國部分啤酒業者出口至中國;反觀我國市場卻對中製啤酒門戶大開,光是2023年就被中製啤酒賺走新台幣35億元,對比台灣對中國啤酒出口僅新台幣300萬元,形成高達1165倍的驚人貿易逆差。

徐富癸認為,台製啤酒被打壓,也會連帶打壓台灣農民,現在很多台製啤酒使用台灣的米和小麥,光是台灣菸酒一年蓬萊米的使用量就達到1.2萬噸,也有很多本土品牌把屏東的檸檬、鳳梨、巧克力和芒果加入啤酒。台製啤酒使用並行銷了台灣優秀的農產品,因此本土釀酒產業興衰會牽動經濟、財政以及農業,需要有整體的政策規劃,防堵可能發生的問題、守護農民。

中國砸補助力推啤酒外銷 綠委:嚴重影響本土市場

根據統計,中國政府每年補助個別釀酒商18至20億元,並透過「5年計畫」號令各地推出政策,壓低釀酒成本來削價競爭,郭國文表示,過往跑攤多看到民眾在喝綠色的台啤,如今許多卻換成紅色的中國製啤酒,讓他對於紅色啤酒的侵入感受相當深。尤其中國傾專制國家之力,不計成本讓中製啤酒能介入正常市場競爭。

<cite>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徐富癸、鍾佳濱8日召開「中國啤酒傾銷攻台,台製啤酒剉咧等?」記者會。(顏麟宇攝)</cite>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徐富癸、鍾佳濱8日召開「中國啤酒傾銷攻台,台製啤酒剉咧等?」記者會。(顏麟宇攝)

郭國文提到,中國由於2014年開始,內需市場萎縮,導致周邊國家成為中國傾銷的受害者。數據顯示,中國製啤酒近3年來市占率已高達34%,相比10年前的8%已暴增4倍;中國利用低廉價格,快速侵入台灣市場,以330 ml罐裝啤酒舉例,光是每罐中製啤酒的平均售價,就低於台製啤酒約5.8元,嚴重影響本土市場。鍾佳濱則說,民眾飲用台製的啤酒,其實就是在支持台灣本土的農產品,屏東縣是農業大縣,作為在地立委更應該積極鼓勵民眾購買本土釀造的啤酒。

中製啤酒外包裝誤導消費者?綠委:應落實管理辦法

此外,記者會也點出,部分中製啤酒外包裝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或以歐美日等國際品牌形象、或以台灣在地化包裝,來取信消費者,掩蓋中國製造的事實,若民眾沒有閱讀產品標示,根本不會發覺這些都是「中國製造」。徐富癸、郭國文、鍾佳濱與台灣釀酒商協會共同籲請財政部、經濟部,應儘速開啟中製啤酒傾銷與不當補貼的調查,並提出具體作為與反制措施,共同保障台灣啤酒產業的競爭力。

鍾佳濱認為,上述案例顯示,政府在《酒類標示管理辦法》上有相當程度的疏漏,應要依法執法,保障消費者權益。台灣釀酒商協會常務理事許若瑋則呼籲政府,積極傾聽產業需求。台製啤酒近年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期盼財政部、經濟部能用具體的政策,協助業者面對中製等進口啤酒的不良衝擊,並積極帶動本土業者,強化台製啤酒產業的競爭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