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與2758決議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79年前的10月25日,台灣終於正式回歸中國,彼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光復紀念日,後來稱為台灣光復節,過去這一天是要放假的,可惜到了扁政府時代不再是國定假日。

淡化光復節的意義是民進黨政府一以貫之的態度,賴清德在這一天就特意跑到金門並發表講話,不過他要紀念的不是台灣光復,而是古寧頭戰役75周年,他聲稱古寧頭不僅是軍事勝利的象徵,更代表保家衛國決心:台澎金馬,寸土不讓。於是這一天的意義就從台灣光復、國家統一的象徵,被悄然改成了台灣對抗大陸、兩岸兵戎相見的決心展示。

但賴清德刻意忽略的是,古寧頭戰役並非兩岸對立,而是國共對抗,金門守軍守護的其實也不是台灣,而是蔣介石治下的中華民國。古寧頭戰役結束於1949年10月27日,而在同一天,四川省成都市也才剛剛被解放軍攻下,整個四川、雲南、廣東、海南等地還有相當一部分仍在國共內戰狀態,許多地方更是直到1950年才脫離中華民國的實際控制,位於浙江省的大陳島更是到1955年才被解放軍攻下。

如果按照同樣標準,賴清德要紀念的戰役可就太多了,而且分布在大陸的各個角落,不過賴清德不認為自己是代表全中國的那個中華民國總統,自然不會紀念那些戰役。

都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台灣光復的歷史就在79年前,許多當事人還活著,歷史檔案更是白紙黑字,這不是發動認知作戰就能輕易篡改。反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人總會強調,那份決議隻字未提台灣,因此就推論說沒有處理台灣的歸屬問題。但反對的人卻也在迴避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從聯合國成立時的1945年到決議通過時的1971年,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的就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的認知中,台灣當然是中國的一部分,就如同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是中國一部分一樣。唯一的變化就是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的國土面積,從內戰開始就一直減少,直到1955年才只剩下台澎金馬地區,並穩定至今。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可以一直占著聯合國席位,但隨著國際局勢變化,最終被國際社會遺棄,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而代之,後者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也是大陸對台三段論的基礎邏輯。所以說,2758號決議當然不會處理台灣的歸屬問題,因為1945年台灣光復之時就已經處理了這一問題,本就無需聯合國來處理。

如果聯合國要單獨處理台灣的代表權問題,那麼也應該處理一下北京、上海的代表權,或者也可以處理一下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代表權。當然,思維正常的人都會對後者感到不可思議,但卻有很多人在不遺餘力的處理台灣入聯問題,甚至動員澳洲、歐盟等各國乃至各州議會來通過支持的決議。這些所謂的努力當然是徒勞的,但這就是表演型政治的精髓,是中外政客們找尋工作價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