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後兩岸關係發展需要雙方領導人的智慧與高度

連任得票數創紀錄 蔡總統接見外賓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蔡英文以817萬票大勝韓國瑜的552萬票贏得總統大選,得票率領先有18.5%之多,這幾乎是跌破外界事先的選情預測,主要原因是投票率提高了有8%多,這是台灣的年輕人因為危機感與憂患意識而積極返鄉回家投票所創造出來的佳績,連帶地也發揮「母雞帶小雞」的政治效果,讓民進黨10多席區域立委候選人的膠著選區最後產生拉抬作用,讓原本很難贏得國會過半席次的民進黨,最後終於獲得61席超高席次的立委總席次,繼續完全執政。此從此次區域立委得票率,民進黨獲得45.6%,只比國民黨的40.57%多了5%左右,因為單一選區小選區制度贏者全拿的選舉制度,民進黨就以46席區域立委席次比國民黨的22席多出24席的結果。顯然是,蔡英文總統選票的大幅領先韓國瑜,產生了政治的外溢效應,讓民進黨多拉抬了好幾席區域立委的選情,因而獲得國會過半立委席次的結果,其主要的關鍵就是來自於投票率的明顯提升與年輕人的積極返鄉回家投票。

蔡英文總統的連任成功與民進黨國會過半的完全執政,當然是因為去年初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兩制台灣方案」與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持續有6個多月的政治連帶關係所加以催化的政治效果。因此,選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走向到底會是如何變化?

勢必成為國內外各界所聚焦關注的焦點所在。是以,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當晚的國際記者會上便明白表⽰,這是向全世界表達台灣維護主權的決心,同時也向中國的「一國兩制」明顯說「不」!她並強調,這次選舉結果揭露一個重要意義,「當我們的主權和民主被大聲威脅的時候,台灣人民會用更大的聲音,喊出我們的堅持。」她也呼籲對岸當局,「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是兩岸要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能夠讓兩岸人民拉近距離、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徑。

是以,早在去年11月中旬蔡英文選情趨於比較樂觀與穩定的情況下,蔡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有關是否想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蔡習會」時表⽰,「這聽起來滿誘惑的,但重點是,總統的責任是守住國家最基本的利益!」,她也強調,「她的用意很清楚,就是為了維持兩岸的和平穩定,她都願意去嘗試任何的可能性,但是不會以國家的主權跟國家的安全做代價。」顯⽰出,蔡英文在那個時候拋出或回應「蔡習會」的政治議題雖然是為穩定選情的政治操作,但也因此依稀透露出,蔡英文一旦連任,還是期盼能否積極打破目前的兩岸政治僵局與困局,而「蔡習會」的機會與可能性雖然未必操在蔡英文的手上,但卻是她想要進一步扭轉兩岸關係發展局面的重要突破契機。

事實上,就如當年曾經鐵口論斷「馬習會」可能性的許信良前主席,他的主要思維邏輯便在於,兩岸關係發展要化不可能為可能,就必須以「兩岸領導人」的政治高度與智慧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才能解決雙方兩岸主管機關與官僚體制的自我設限問題,否則,按照既有的兩岸決策體制的政治作為就只會壞事,甚⾄讓契機變成危機,反而敗事!事實證明,上屆總統大選之前,2015年11月7日舉行的「馬習會」順利完成了,原本把「馬習會」定調為選舉操作的民進黨當時黨主席蔡英文,也因為「獨排眾議」的許信良在關鍵時刻的政治判斷與說服而改變看法,讓「馬習會」的兩岸領導人會談歷史性畫面順利舉行,不⾄於因為民進黨的政治誤判或操作過頭而遭受破壞,讓未來的民、共關係互動發展保有政治操作彈性的可能餘地。

如今,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兩岸關係發展又將走入新的政治局面,蔡英文連任總統並國會過半完全執政,習近平總書記的內外處境壓力與日俱增,繼中、美關係不斷磨擦衝突之際,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空前慘敗,台灣又已經持續由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的情況下,看起來,以客觀的政治現實條件與情勢來看,「蔡習會」未必就是一個假議題,也不完全只是外界當時所想像的「選舉操作」問題而已,縱使「球在大陸手上」,目前兩岸敵對對抗的政治氛圍還是相當地濃厚,但是,還是有可能露出一點點政治曙光,在跌破外界眼鏡的意外當中加以登場,這也就是蔡英文為什麼在選前沒有把「蔡習會」的可能性完全說死,就是想讓雙方各自保有「重修舊好」的彈性機會與空間。

民進黨的繼續完全執政,在蔡英文選票大贏264萬票且沒有連任的政治壓力之下,其實是比較有機會與空間可以好好面對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修改或處理問題,但是,這還要看中共領導當局如何正確看待或清楚認知台灣這次總統大選結果與蔡英文為什麼會大贏的原因?有沒有政治誤判?有沒有看到台灣民心的走向與變化?而能夠做出正確理解的因應與回應,這才是雙方可以化危機為轉機的最重要關鍵所在。

當然,對於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關係政治論述與主張,與中國大陸「未完成的答卷」之間,也絕⾮沒有轉圜餘地的政治空間可以做更進一步地積極性論述與主張,只是目前受限於一些傳統性的政治思維與主客觀環境的現況,是難有政治突破或解套的機會與條件可以加以操作。然而,只要兩岸的最高領導當局都願意以「同理心」相互對待,都希望為兩岸人民的長遠發展與福祉謀求最好的出路與未來,則那有不能放下彼此的政治成⾒而找到新的共識基礎與互動契機呢?

所以,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只是陷入惡性循環的政治對抗與鬥爭情緒當中,必須找出有利於人民福祉的政治解套方法與基礎來恢復協商、溝通與往來,這是兩岸主政當局都該面對承擔的政治責任,也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該有的政治認知及立場。

因此,台灣大選過後,連任的蔡英文總統倘若願意展現善意往中間方向靠攏,則中共當局是該認真想想,真的有必要因為「一中原則」政治框架及反台獨的政治堅持,就讓兩岸關係的僵局與困局這樣發展或惡化下去嗎?倘若,中國大陸有堅定的戰略意志、定力與決心,更有足夠的政治信心,真的還要害怕台灣會離中國大陸越來越遠嗎?當然,如果蔡英文還是不願意積極面對兩岸的問題與難題,只會往「親美反中」的政治路線去發展的話,以對岸的「比較優勢」綜合國力來看,台灣恐怕還是要難以避免對岸當局更加嚴酷的威脅與挑戰了!

台灣的政治情勢發展,民進黨執政「獨不了」,國民黨執政「統不了」,重要的融合往來關鍵就是台灣的「民心向背」,不是那一個政黨執政的問題,只要兩岸關係發展能因為往來與交流而拉近彼此的政治認知、文明價值觀與生活經驗與習性,那有兩岸難以融合發展的政治障礙問題呢?那裡還需要用「九⼆共識」或「一中框架」的各說各話及文字遊戲來勉強綁住雙方的「融合前進」政治動能呢?中共當局如果能夠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台灣的「亡國感(或俗稱芒果乾)」問題,充分理解台灣大多數年輕人的政治疑慮,在不涉任何政治前提的情況下,進一步與台灣當局尋求恢復協商的政治溝通與談判,則難道蔡英文政府還會繼續大搞緊縮兩岸交流的立修法政策或政治作為而傷害或破壞兩岸人民的情感與權益嗎?

因此,「蔡習會」不是不可能,也沒有條件成不成熟的問題,關鍵就在於兩岸最高領導人的政治認知與智慧高度!民進黨繼續執政應該也不會完全排除這樣的政治機會與可能性,重要的就是不設政治前提,不以犧牲台灣的國家主權與國家安全做為政治代價,那麼多數的台灣人民也會贊成用「蔡習會」來修補或重建雙方的信任關係與政治基礎,不用因為「亡國感」作祟而恐懼被出賣。

總之,台灣大選過後,應該就是兩岸領導當局該積極努力促成修補關係、營造和解氛圍與創造互動交流條件的重要時機,所謂的兩岸問題與關係早就已經跳脫到「區域政治」與「國際政治」層次的問題上了,不應該再在統獨民粹化的相互操弄遊戲當中原地打轉,也不該停留在因為台灣由那個政黨執政就要喊打喊殺的政治施壓局面了。正因為如此,「蔡習會」的政治價值與功能就是,讓兩岸重新恢復溝通、協商與合作關係,打破民、共交流的政治設限,重建雙方的互信基礎與政治關係,讓兩岸關係發展走到正常的軌道加以運行,讓台灣可以在中、美互動關係中扮演一定程度「和事佬」的政治橋梁角⾊,為中國大陸走向世界,走向國際政治舞台,展現泱泱大國的政治氣度與格局,展現「老大哥」願意濟弱扶強及「唯仁者能以大事小」的政治風範與雄心,為世界和平與民主、人權發展做好「大國」、「強國」該有的政治榜樣及典範,這難道不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恢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想最能夠體現落實的政治作為嗎?

【作者 陳淞山/美麗島電子報專欄作家】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韓國瑜從補藥變為毒藥
台灣大選勝敗關鍵中的香港因素
不懂法律的「何如芸們」
國民黨 還不歸零嗎?
台灣未來十年內如何因應中國武力統一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