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延長義務兵役至一年 蔡英文「困難決定」背後的壓力

義務役
台灣義務役從現行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預計2024年元旦生效。

台灣總統蔡英文27日宣佈兵役改革政策,包括義務役從現行的4個月延長至一年,預計2024年元旦生效,適用於民國94年次(公元2005年)起出生之役男。

國防部將引進美軍最新模組化訓練模式,同時提高義務役男待遇,薪資從現時每月約6500元大幅上調至26307元,接近基本工資。

蔡英文否認美國施壓

蔡英文兩年以來首次接受媒體聯訪,她在「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記者會上首先提及俄烏戰爭已超過300天,指烏克蘭人守護家園的意志感動很多人,而中國在八月軍演後對台威逼更明顯,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第一線必須加強國防能力。

她說和平不是從天而降,引用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名言指「在屈辱過後,還是得面對戰爭」,強調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只要台灣夠強,青年就不用上戰場」。她又承認這是「無比困難的決定」,但身為總統和三軍統帥,自己有責任提升國防戰力。

蔡英文
蔡英文指,台灣處在威權主義擴張第一線必須加強國防能力。

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及台海局勢升溫,中共在二十大首次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納入黨章。8月,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訪台後,中國在台灣周邊海空連續多日展開大規模軍演,多枚彈道導彈更飛越台北的天空。一些分析認為中國有可能在5年內攻台。 這些因素都讓國軍兵力受到海內外關注。

美國國防部前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今年7月率領大西洋理事會(The Atlantic Council)訪問團到台灣時,曾針對台灣國防政策提出四點建議,包括義務役延長至一年。

台灣今年8月表示要延長兵役,但國防部出面否認,到了12月初國防部證實兵役延長將於年底前公告,總統府卻稱未定案,各界批評一拖再拖。

《自由時報》引述消息稱,府院就有關方案多次召集跨部會協商,九合一地方選舉後也討論過至少三、四次,一直到宣佈的前一天晚上仍在開會討論。

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延長兵役是否有美國壓力時,蔡英文明確否認,表示是自2020年就開始內部研議,由國安會、國防部共同作業,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被問到有否考慮到選舉壓力時,蔡英文再次說是很困難的決定。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對BBC中文表示,美國一直都希望台灣改為徵兵制,台灣提升兵力也是美國國會國防報告書裏對台援助附加條件,美國從古至今都有這個期望。 但他指出,這次延長兵役的主要原因,還是因應俄烏戰爭、中共戰狼外交和習近平連任第三屆主席對區域產生的不確定因素。

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對對BBC中文表示,台灣通過這個政治上困難的決定,向國際社會展示出「人助自助」、願意為自身安全付出成本的決心,有助提升友好國家的信心,也更能正當化他們後續維持支援台灣的力度。

會否衝擊2024年大選?

台灣社會對延長兵役有高度共識,但存在顯著的世代差異。台灣民意基金會12月20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整體受訪民眾有73.2%同意延長兵役一年、17.6%不同意,但20至24歲受訪者只有35.6%同意、37.2%不同意。

在野國民黨在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期間提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口號,有分析認為延長兵役恐不利民進黨支持率,甚至會衝擊2024年總統大選。

台灣九合一選舉:為什麼執政的民進黨受年輕選民冷落?

學者宋文笛指出,相關影響有待觀察,民進黨的國防改革議案將送交立法院查照,各政黨屆時將面臨公開表態的壓力,「只要所有主要政黨都表示同意,這次國防改革將不至於對2024總統選舉產生太大影響」。

邱師儀更認為,延長兵役不見得會得罪年輕選民,年輕人討厭的是無意義的兵役,但改革之後已經完全不一樣,沒有以前的形式主義那麼嚴重。

就在蔡英文宣佈方案前,國民黨率先召開記者會表態支持兵役改革,主席朱立倫更召集黨中央、智庫和立院黨團共同協商,提出三大項目、七配套,要求改善服役內容和品質,並重建軍人光榮感,包括把九三軍人節改為全國放假一天的「全民敬軍節」。

強化訓練

台灣義務役以往經常被批評訓練不扎實,是浪費時間,蔡英文稱已指示國安會、國防部作出調整,希望在新制下「當兵這一年不是浪費一年」。

未來義務役訓練將以「實、量、新」三方面改革,包括實戰化訓練、拉長訓練時間長度與新型武器等,引進美軍最新模組化訓練模式,例如刺槍術訓練會提升為近戰格斗訓練,並增加刺針飛彈、紅隼飛彈、無人機等新式武器的訓練,全役期的射擊發數不低於800發。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對BBC中文指出,兵役改革是「踏出第一步」,讓國軍過時的訓練模式能跟上新型武器的變化,「人要去配合武器」。

但他認為,這次改革未能回應整體兵力結構的問題,一旦中共犯台將進行海上封鎖及飛彈攻擊,國軍如何優先把人力放在這些方面。「海上交通很重要,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從海上來,我們需要更多大船和兵力配備,如果飛彈轟炸機場,會需要很多人修跑道,反而步槍兵是戰況較後面的時候。這些都是要全面的戰略思維,不是人到就可以。」

回顧台灣兵役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實施徵兵制,當時陸軍服役兩年丶海空軍三年。1967年陸軍兵役改為2年再加一年臨時召集。直至1987年海空軍役期縮短至兩年,僅陸戰隊維持三年。1990年劃一義務役期為兩年。

台灣民主化後,兵役制度在選舉中成為話題,2000年陳水扁執政時期,國防部開始規劃「募兵制」,同時把義務役役期縮短至一年10月、一年6個月,至2008年減至一年。

2008年5月馬英九上台後推動「全募兵」,招募成效未如理想,但仍確立了志願役為主、義務役為輔的制度,2016年起對1994年以後出生的役男實施4個月「軍事訓練役」。

2016年蔡英文上任後持續採用「徵募並行」制,義務役只剩4個月軍事訓練役,至2022年宣佈重新恢復一年制兵役。